释道济
【题解】这是一首描写灵隐寺西堂粉壁的小诗。 “小小庵儿小小窗,小小房儿小小床”,第一句写西堂的外貌:庵虽小却很雅致、整洁;窗外有小小的竹篱,墙上有精致的小窗和房,床上有小巧的木制床架。 第二句写西堂内景:有小童侍候,有小行童行走,还有小沙弥打水等活计。 第三句是总括句:“小心伏事小西堂”。 【注释】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面山腰上,为我国著名古刹之一。西堂:指西侧的房间。 【译文】 小小的寺庙
墨竹 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好似葛陂龙化后,却留清影在虚堂。 注释: 墨竹:指用墨绘制的竹子。 墨竹:指用墨绘制的竹子。 翠生光:形容竹子的颜色鲜艳。 无:没有。 自:自然,天然。 有:拥有。 香:香气。 葛陂龙:比喻竹子的形态和气势。 龙化后:比喻竹子的形态和气势如同龙一样。 却:反而。 清影:形容竹子的影子明亮而清晰。 虚堂:空旷的殿堂,这里指书房或画室等
诗句释义 1 无名一点起逡巡:这句诗描述了火灾发生时,火势蔓延迅速,如同一个无形的火点突然爆发。 2. 大厦千间尽作尘:大火将整个建筑物都烧毁了,就像尘埃一样被完全摧毁。 3. 非是我佛不灵感:这里表达了一种哲理,即火灾并非是佛祖的故意之举,而是自然现象,无法避免。 4. 故要楼台一度新:即使如此,也要让这座楼台再次焕发生机,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5.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火灾的场景
【释义】:西湖边上泛舟归家,艄公识我不论船资。一声鸟啼打破静寂,山横在落日余晖中。 【注释】: 湖中夕泛归南屏四绝 其一:西湖、独上船、篙师识我、不论钱、山横落照、几度、幽寂、一声啼鸟、正是、横。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西湖时所作。首句“几度”二句,写他游湖的频繁与熟悉;“一声啼鸟”五句,描绘了夕阳西下,湖光山色中的宁静美景。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注释】 ①亭亭:挺拔。 ②曾与(yǔ):曾经和……交往。 ③枝柯(kē):树木的枝干。 ④刀斧:砍伐树木的工具。 ⑤窗前不睹(dǔ)龙蛇影:指诗人在寺中看不到山中的景色。 ⑥耳畔无闻风雨号:听到的只是寺中僧人念经的声音。 ⑦飞去鹤:早晨飞走的鹤,比喻被赶走的人或物。这里指那些早出晚归的鹤。 ⑧旧时巢:往日的住处。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咏松树抒发自己对净慈寺门松遭受砍伐的愤慨之情
诗句原文: 一个病维摩,无风自起波。 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 注释: - “一个病维摩”中的“一个病”表示作者自己,而“维摩”是梵文的音译,指《维摩诘经》。这里的“病维摩”可能暗示了作者因生病而暂时无法像往常一样行走,身体不适,心情抑郁。 - “无风自起波”形容作者内心波动,仿佛身体上的疾病引发了内心的动荡。这里的“起波”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波动和不安,如同水面上泛起的涟漪。 -
【注释】 1.与:给。沈、李:指诗人的朋友。五官:官职名,掌管音乐、工艺等。2.酒量无拘管:形容酒兴很高,豪饮不拘礼数。3.穷坑:指酒量极差的酒友。4.毕卓:西晋人,嗜酒如命,常卧于瓮前,以瓮为缸,饮酒至醉。5.缸边:指喝酒时倚靠的地方。6.再觅三十碗:表示还要再多找些酒才能喝够。 【赏析】 本诗是作者在一次宴会上与友人饮酒作诗时所写。首句“自来酒量无拘管”,意思是说,自己从来就没有什么约束
【译文】 我的父亲和母亲生下我时,我就来到这个世界上。 我的内心不像他们那样善良,除了喝酒之外,什么都不喜欢。 【注释】 与沈五官李提点饮酒席间作七首:在和沈、李两人饮酒时所作。七首:《全唐诗》题下注:一作《七诗》。 其七:第七首。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酒筵上即席之作。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父母恩情的感激和对酒的喜爱之情。前两句说:“我父娘生此态,生我这个臭皮袋。”意思是说,我的出生是父母恩爱的结晶
诗句释义如下: 1 白石磷磷积翠岚,翠岚深处结茅庵。 - “白石磷磷”形容白石上斑驳的纹理如同星光闪烁,形象生动。“聚积”意味着这些白石积聚在翠绿的山岚之中。“翠岚”指的是青翠的山雾环绕的山景,“深处结茅庵”描绘了一个隐于深山古树之中的茅草庵。 2. 煮茶迎客月当户,采药出门云满篮。 - “煮茶迎客月当户”描述了主人在月光照耀下煮茶招待客人的场景,“煮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社交礼仪
注释: 1. 每日贪杯又宿娼,风流和尚岂寻常。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沈五官李提点饮酒时的放纵和放荡,他们常常沉迷于酒色之中,这种风流生活让诗人感叹不已。 2. 袈裟常被胭脂染,直裰时闻腻粉香。 - 这句诗描绘了僧人穿着袈裟时,经常被胭脂和腻粉染色的场景,暗示着他们的生活糜烂,甚至有些不道德。 赏析: 这首诗以饮酒席间为背景,描写了两位主人公的生活状态和行为举止,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行为的不满和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