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自逊
【注释】 1. 岂是林逋放鹤迟:岂是,岂料;林逋,北宋诗人,隐居西湖孤山。 2. 习闲成懒:习惯闲适生活而变得懒惰。 3. 落花时节:指春末夏初花开时节。 4. 人中酒:即醉酒,形容因饮酒过量而失去自制力。 5. 夜雨轩窗:在轩窗下点着灯火的夜晚下雨。 6. 身外浮名:指世间名利、地位等。 7. 人间多事:世上有许多烦心事。 8. 屋边梅树梅花树下有石头:屋边梅花树上有梅花树下有石头。 9.
【诗句释义】 梅传春信伴持觥,寿数新年满六庚。 长与白云分屋住,闲骑黄犊趁山行。 不因问药深深隐,除却能诗事事生。 看到阿咸俱白发,百年门户共支撑。 【译文】 梅花传递春天的消息,我们举杯庆祝新年的到来,岁数已经满了六个年头。 常常与白云分居,悠闲地骑着黄牛在山间漫步。 不为寻找药材而隐居深山,除去了写诗之外,任何事情都能应对自如。 看到你(阿咸)都满头白发,一生的门户需要我们共同支撑。
注释:东篱是指古代文人陶渊明所种菊花,他喜欢在东篱下采摘菊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和赞美之意。 译文:东篱是古代文人陶渊明所种菊花,他喜欢在东篱下采摘菊花。这里本该是重阳节的景象,但偏偏适宜夏日长。会得渊明高卧意,故来同占北窗凉。 赏析:这首诗以“五月菊”为题,描绘了一幅夏日东篱菊景图。首联写东篱菊与重阳节的关系,暗含陶渊明对菊花的喜爱之情;颔联则直接点明主题
【注释】 1.隐逸:即指隐居不仕。 2.五鼎生封事不难,此身当与道相关。 3.天高地下日易晚,古往今来人少闲。 4.靖节早辞彭泽县,子陵终老富春山。 5.当时若为虚名起,未必有名留世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首联“五鼎生封事不难,此身当与道相关。”表明作者认为,即使出身高贵、地位显赫,但只要坚守内心的信念,就能在仕途中游刃有余。而“此身”则暗示着作者的志向和追求
注释: 1. 或居岩谷,或居廛(chán)——居:居住;岩、廛:都指城市。有的隐居在高山深谷,有的住在繁华的城镇。 2. 未作天仙且地仙——天仙:天上的神仙;地仙:地上的神仙。没有修炼成神仙。 3. 诗只半联人寡和——诗只:诗歌中的一部分,指《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人寡和:没有人能领会其妙处。 4. 画才数笔世争传——画才:绘画技巧;几笔:几行字,这里指诗中的“窗前明月光”。 5.
这首诗的意境深邃,情感丰富。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一室冷如冰,梅花相对清 - “一室冷如冰”描绘了室内的寒冷气氛,如同冰冷的物体一般。 - “梅花相对清”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梅花的清纯高洁。 - 整体传达了诗人在寒冷环境中寻找到的一丝清新之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2. 残年日易晚,夹雪雨难晴 - “残年日易晚”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无奈和哀愁。 -
【注释】 山家:指隐士的住所。一片青山:四面是青山。四围:四周。柴扉:柴门。 养成:培养,熏陶。猿鹤:山林中的动物。通人语:与人交谈。 紫蕨:一种可食的蕨类植物。甘肥:美味。轻鼎味:味道清鲜可口。绿蓑:绿色的蓑衣,用草制成。安稳:舒适。朝衣:早晨穿的衣。 浮云遮断人间事:比喻世情如梦幻泡影,不可捉摸。桃源:传说中的理想境界,在今湖南常德一带,有桃花盛开的地方。今世稀:现在很少见到。 【赏析】
注释:采摘莲花时不要摘掉叶梗,摘掉叶梗会损伤莲花的根部。食用莲子时不要抛弃莲子仁,因为莲子仁的味道虽然苦涩但却有滋养生命的功能。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告诫人们珍惜自然万物,顺应自然的规律,不可随意妄为。诗中“采花莫掣叶,掣叶伤莲根。食子莫弃心,味苦生意存。”四句是全诗的关键,它以莲为喻,分别指出了“采花”和“吃莲子”时应遵循的自然法则。诗人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赠戴石屏 又是六年别,浑无一字书。 性宽难得老,交久只如初。 白发添诗集,黄金散酒垆。 行程遍江海,何处是吾庐。 注释解析: 1. 又是六年别,浑无一字书。 - “又是六年”指的是诗人与戴石屏再次分别已经有六年的时间。 - “浑无一字书”表示在这期间,诗人没有给戴石屏写信或写诗表达自己的思念和关心。 2. 性宽难得老,交久只如初。 - “性宽难得老”意味着戴石屏性格宽厚,不计较小事
桂花 揭开纸张糊窗户,别把花窗纸打开。园丁新近送来木犀香。 绕过屏风着色无非画,整天香气不用煤火。同气相求只有菊径通,后生可畏独有江梅强。 月亮中一本应灵异,待向仙娥觅种栽。 注释: 1. 揭纸糊窗莫放开:揭开纸糊的窗户,不要把它打开。 2. 园丁新送木犀来:园丁刚送来了桂花。 3. 绕屏着色无非画:绕过屏风着色,无非是画。 4. 尽日烘香不用煤:整天香气四溢,不用烧柴。 5. 同气相求唯径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