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自逊
诗句释义及赏析 1.店翁排日送春花,老去情怀感物华。 - 店翁: 指卖花的老人。 - 排日: 每天。 - 春花: 春天的花朵,特指梅花。 - 老去情怀: 年纪渐长,对人生、自然或事物有了更深的感慨和思考。 - 物华: 指美好的景物,这里指春天的景象。 赏析:诗人通过描述卖花老人每日送春花的行为,引出了老人年岁增长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感慨。这种对比突出了岁月的无情和美好时光的短暂。 译文
照镜辞 匣中青镜秋月明,妍嗤毫发无遁形。 人心不同有如面,青铜照面不照心。 人心本灵本虚静,谁实昏之私欲胜。 匣取青铜且勿开,自照心中大圆镜。 注释: 1. 照镜辞:镜子可以反映人的形象,通过照镜子来反思自己。 2. 匣中青镜秋月明:青镜指的是青铜制的镜子,秋天的月亮明亮。 3. 妍嗤毫发无遁形:形容镜子非常清晰,连最细微的东西也能照出原形。 4. 人心不同有如面:人的思想和感情是各不相同的
【注释】 1.看人取木绵:指用木绵织布。 2.绿杨:柳树,这里泛指杨柳。飞作絮:飘散如棉花。 3.黄芦:芦苇。亦为絮:像棉花一样。 4.此絮天寒不可衣:指木绵在冬天结成的棉絮,因为寒冷而无法用来做衣服。 5.但解随风乱飞舞:只是随着风飘动,随意舞动。 6.木绵蒙茸入机杼:指木绵被揉成绒线,进入织布机。 7.妙胜春蚕茧中缕:胜过了春天的蚕吐出的茧丝,因为这里的木绵是天然的,没有经过人为的加工。 8
啄木鸟在树干上啄食,它的利嘴像染了血一样红。 树木外部没有虫子,而树心却被蛀空,外表看上去好像什么也没有啄食过。 人们只是嗟叹树木的皮被啮食毁坏,却不知虫子多了会使木材内部腐烂。 木材中心没有虫蛀才会更加兴旺,怎么能有像这啄木鸟这样有害的害虫呢
注释: 鹭鸟引导着我的归船,犬吠声在篱笆外响起。片时之间,我看到了风景万千。 以前曾在柳树下喝过酒,而现在只能看着画卷发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在画前回忆起往日的时光。首联“鹭引归船犬吠篱,片时风景万千诗”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画面:一只鹭鸟引领着渔船归来,狗儿在篱笆边吠叫。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
注释: 萍:浮萍。 苦无根蒂逐波流,风约才稀雨复稠:浮萍没有根基随波逐流,一阵风吹来就飘起,一会儿又下着大雨。 旧说杨花能变此,是他种子亦轻浮:从前的人认为,杨树的种子也能随风漂浮,就像这浮萍一样,是那么轻浮。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对“浮萍”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苦无根蒂逐波流”,以浮萍为喻,写出了人生漂泊不定,没有根基的状态。浮萍虽然随风漂流
注释: 短研:指种的柳条较短。 煨倒插宜:用土埋好后,将柳枝斜着插入土中。 岁寒冰雪时:形容严寒天气下,树木仍然挺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种柳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命顽强和大自然神奇力量的赞美。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 首句“短研深煨倒插宜”,描绘了柳树被种下的场景。这里的“短研”可能是指柳树的枝条较短,而“深煨”则是说将柳树枝条深深地埋在土壤中。这样的栽种方法
【注释】 朋:同伙,朋友。趋炎:奉迎权势者。态度轻:态度不严肃。御人口给:口才很好。屡:屡次。憎人:憎恨别人。虽然:虽然表面上。暗里:暗中。能钻刺:会钻营、会献媚。贪不知几:贪得无厌。几:尽数;全部。竟杀身:最终丧命。 【译文】 同伙们趋炎附势的态度很轻薄,阿谀逢迎的口才好多次使人讨厌他。 虽然他善于钻营献媚,但不知究竟要害死多少人啊! 【赏析】 这首诗是揭露和讽刺那些趋炎附势的奸邪小人的作品
【注释】 一盏清灯到夜深,掩书趺坐学禅心。山猿白日无踪迹,夜夜来啼松树林。 【赏析】 此诗为诗人在山中读书时所作。前两句描写了夜晚的宁静和作者专心致志地读书、修习禅功的情景。后两句写山猿的叫声,是诗人对自然界的声响进行感受和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注释】 1. 岂是林逋放鹤迟:岂是,岂料;林逋,北宋诗人,隐居西湖孤山。 2. 习闲成懒:习惯闲适生活而变得懒惰。 3. 落花时节:指春末夏初花开时节。 4. 人中酒:即醉酒,形容因饮酒过量而失去自制力。 5. 夜雨轩窗:在轩窗下点着灯火的夜晚下雨。 6. 身外浮名:指世间名利、地位等。 7. 人间多事:世上有许多烦心事。 8. 屋边梅树梅花树下有石头:屋边梅花树上有梅花树下有石头。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