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昆田
【注释】细细香风:形容花香浓郁。并头茉莉,又名“同心茉莉”,是茉莉中的一种。 柰(nài):果树名。花可入药。 并缀:同缀。 玉玲珑:用玉石制成的小工艺品。 夜凉未伴:没有陪伴。 钗头燕:妇女梳妆时插戴在发髻上的首饰,即“步摇”。 络:缠绕。 红珠:红色的珍珠。 斗帐:一种方形的蚊帐。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并蒂茉莉扇来表达作者对爱情的美好祝愿和执着追求。 首句以“细细香风”起兴
余子纷纷未足论,对君每欲把降幡。 九条陌上三年别,袖里书成又万言。 注释: 1. 「馀子纷纷未足论」:其他人纷纷议论,但不足以与您相比。 2. 「对君每欲把降幡」:面对您,我总是考虑放弃。 3. 「九条陌上三年别」:我在九条大街上与你分别已三年。 4. 「袖里书成又万言」:我手中的书籍已经写成了万言长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朱昆田的视角,描述了他与其他文人在京城相遇的复杂情感
【注释】 菰:水草。 菱荡:菱叶覆盖的池塘。 藕花滩:荷花盛开的水塘。 鹅栅:用竹篱笆编的栅栏。 鸡栖:鸡舍。 斗鸭阑:斗鸭栏。 料得:料想。 许侬双桨划湖干:让我用双桨把湖划干。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水乡风光图,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是诗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赞美的表达
注释:年少时不妨去做冷官,将来定能功成名就。好带着才子们用珊瑚笔来书写,暂且吃着先生亲手栽种的苜蓿盘。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的同时,对韩生寄予了厚望,希望韩生在官场上能够有所作为,取得辉煌成就。全诗语言平实质朴,但感情真挚深沉,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友谊
诗句原文: 解秋细雨压轻尘,丁卯桥边甲子旬。 归去分湖垂钓好,画中真羡著蓑人。 注解与赏析: - 解秋细雨压轻尘:“解秋”指的是秋季时节,通常象征着收获和凉爽;“细雨压轻尘”形容秋雨细腻而温柔,能洗净尘埃,带来清新的气息。这里的“压”字形象地描绘了雨丝轻拂的情景,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 丁卯桥边甲子旬:“丁卯”为干支之一,这里可能指一个具体的日期或时间;“桥边”则暗示了地点
【注释】 索禹尚基:指南宋诗人张孝祥。张孝祥的《水调歌头·过洞庭》词中有“欲驾风樯,看吴侬、种水是生涯。朝对荷花暮芡花,自适漫生涯。君看蟹舍郎当,渔屋小家,垂杨影里占鸥沙。” 【赏析】 这首词描绘的是一幅宁静优美的水乡生活画面。上阕写日出而作的生活,下阕写夜归而栖的生活,一早一晚,两幅画面相对比,突出了作者在湖边生活时,既享受湖光山色之美,又享受田园生活的悠闲自在。 “吴侬种水是生涯”一句
【注释】 南渟:地名,在浙江。 笭箵(yín):一种用竹条编成的器物,这里指船篙。 瘦沈:指吴地的鲈鱼。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与友人同游江南水乡时的情景。首联“小门开处接溪梁,九叠螺峰雁浦长。”是说诗人从小门处出来,正巧碰到一条溪桥,它横跨在蜿蜒的溪流之上。而那九层高的山峰就像螺壳一样屹立在那里。“雁浦”指的是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风景秀丽,有“东南第一山”
【注释】 送吕伸之山右二首其一:第一首诗。吕,即指诗人的好友。吕郎秋卷最清雄,意为吕君写的秋天景色最清秀雄健。还往无人遇未通,意为我返回去也没有人接待。雪后太行山色好,意为雪后的太行山景色很美丽。蹇驴驮入画图中,意为跛脚的驴子驮着画图进入画中。蹇驴:瘸腿的驴。画图:指图画。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句“吕郎秋卷最清雄”,意谓吕君所写秋天景色,最为清秀雄健。次句“还往无人遇未通”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题考核理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注意从内容、手法等角度分析。解答此题,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并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也恋莼鲈”是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买钓舟”,说明作者已经买了船,准备回家了;“夜凉吹笛月波楼”写自己回到家乡后的情景,“月波楼”是作者家乡的一个地名。 【答案】 注释: 1. 朱三十五: 指朱晦庵,即朱熹,
【注释】 闻说西泠:听说你在西泠。 抱布衾:抱着布做的衣服睡觉。 船窗几费短长吟:船窗外的景致让你多次吟诗。 旧游曾掷诗瓢在:以前游玩时,你曾经把诗扔在地上(表示随意写诗)。 烦尔停桡仔细寻:麻烦你停着船桨仔细找一找。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首句点明地点,“西泠”即西湖之北。第二句是说,这里的风景优美,使人陶醉,以致于船窗外的景色都成了诗人吟诗的内容。第三句承前意,说明自己曾在西湖游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