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昆田
《夏日村居戏作吴中田妇诗十首·其二》是一首描绘夏日乡村生活和劳动景象的诗歌。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1. 短鬓低鬟黑似鸦: - “短鬓低鬟”描述的是田妇的发式特征,即头发短而整齐地梳在头髻中,显得朴素自然。“黑似鸦”则形容其发色深黑,如同乌鸦一般。乌鸦通常被视为勤劳和朴实的象征,因此这里的描写可能是在赞美田妇的自然之美和朴实无华的气质。 2. 爱他总不御铅华: -
【注释】 萃桥:在杭州西湖西北岸,建于南宋淳熙年间。水榭:楼台前的水边亭子。槛;栏杆。棂:窗格。竹下:竹林深处。柴门:草房的门。热客:客人中暑病的。 【赏析】 《题萃桥水榭图》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 首句写景:“水槛风棂面面开,好书读罢试茶杯。”这两句写萃桥水榭,先从水槛和风棂说起。“面面”二字用得极妙,写出了水槛与风棂的对称美。“好书读罢试茶杯”,则写出了诗人在萃桥水榭品茗、读书的情景。
【注释】 一缕茶烟两鬓丝:一缕轻烟袅袅升起,仿佛是那女子的秀发,又似那女子的两缕青丝在缭绕上升。乌阑红袖忆当时:当年你穿着乌阑色的衣衫,红袖飘飘,与那男子相恋。 年来怜我心情减:自从与你离别之后,我就感到自己变得孤寂、忧郁了。无复新词与雪儿:再也不会写出像你一样的新词了,因为我已经失去了那份感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失去爱情的哀叹。诗人以“一缕茶烟两鬓丝”开篇
南湖烟波阔 不见荷花水面开闲杀风标两公子 几回飞去复飞来 诗句注释 1. 南湖六月烟波阔 - 解释:六月的南湖水波辽阔,烟波浩渺。 - 背景:此句描绘了夏季南湖的壮观景色,烟波浩淼暗示天气晴朗,阳光照耀下的湖水泛着淡淡的烟雾。 译文 在南湖的六月,烟波辽阔,仿佛无边无际。但这里并没有荷花盛开,水面显得空旷而寂寥。 赏析 2. 闲杀风标两公子 - 解析
【译文】 松江(苏州)的绢和越地出产的笺,经过加工制成一幅精美的画。 这幅画幅大而长,只需轻轻一扫,即可成稿。 它应称为“王泼墨”,因为其画面气势雄浑,笔墨淋漓;画轴的头尾都换过新名,以突出其独特之处。 【注释】 淞江:指今江苏苏州市。 绢熟:绢已成熟。 越笺:用越地出产的纸制成的笺,质地细腻。 生:即“熟”。 大幅:大的尺寸。 长图:长卷,长幅。 只合:只能,只好。 王泼墨:指王蒙的画作。
注释: 几日星随使者轺,到时寒水七矶消。——几天后,星星随着使者的马车(指柯翰周)来到了芜湖,到了芜湖,寒气消散了,江水变成了暖流(指长江) 吉祥寺酒开缸面,爱杀浓香煮药苗。——在吉祥寺(即今芜湖市中医院)的酒已经打开,香味扑鼻,让人爱死(喜欢极了)了,那香气浓郁的中药草也煮好了(煮药用的就是这种酒) 赏析: 这首七绝描绘了诗人远行至芜湖时的景象。首句“几日星随使者轺”,是说自从柯翰周来到芜湖后
镜里清容祗自怜, 谁知图画各争妍。 龚宽樊育纷纷在, 只少奁中五万钱。 注释:镜子里的容颜只能让自我怜惜,又怎知道画中的美人各自争艳。那些龚宽和樊育(汉元帝时的画工)的画作都在展示着美丽,只是缺少了五万钱的陪嫁。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柯翰周之远行芜湖的深切思念之情。诗的前两句写镜中之人,表达自己对镜中美貌的自我欣赏与孤独;而后两句则描绘画中人的美丽争艳,暗示朋友的才华横溢
示德铉弟二首 其一 万里风尘两鬓霜,十年京国困名场。 何如老弟抛书卷,捕蟹叉鱼住故乡。 接下来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诗句释义: - 万里风尘两鬓霜:描述了自己历经万里的风尘,两鬓已经斑白。 - 十年京国困名场:表达了在京城十年中,一直在为功名而奋斗,却感到疲惫和困顿。 - 何如老弟抛书卷:意思是与自己的弟弟相比,他选择放下书本,追求其他生活。 - 捕蟹叉鱼住故乡:描绘了回到故乡后
注释: 手拈双管兴淋漓,廿载江南老画师。 —— “手拈”指“挥笔”,“双管”比喻“两支笔”,即“毛笔”。 “兴淋漓”意为兴致勃勃,意气风发。 廿载江南老画师。 —— “廿载”指二十年,“江南”是地名,此处泛指南方地区。 “老画师”指的是王浦云,他是位画家。 绝似当年张水部,一为枯草一生枝。 —— “张水部”是指唐代著名诗人张籍,他擅长写诗。 “枯草”指枯黄的草,这里借以形容草木凋零的景象。
注释:在溪上盛开的桃花一片连成一片,小船每天都自由地在江上回旋、往返。你真是奇怪啊!为什么偏偏错把船划到水潭里去了呢? 赏析:此诗是诗人写给友人的信中的一首小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寓意深刻,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