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昆田
我来到江畔, 江雨蒙蒙湿我衣,江风吹来令人悲。 我来到春申之墓旁, 三千食客皆是珠履, 国士无双,却无一人是春申君的知己。 注释: - 江雨:指雨水从江面吹来的景象。 - 暗怆神:内心感到悲伤而无法自抑。 - 食客:指春申君的门客或宾客。 - 珠履:形容门客或宾客穿着华丽的鞋子。 - 故应:应该是指应该有人理解或支持。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春申君墓前的情景
诗句释义: - 夜色模糊水面宽,凉烟漠漠月团团。:“夜色模糊”指的是夜晚的光线昏暗,看不清周围的景象。 “水面宽”形容水很广阔。 “凉烟漠漠月团团”则描绘了月光在水面上形成一片轻烟,朦胧而美丽。 - 一枝渔笛一枝橹,半入芦滩半蓼滩。:描述了一个场景,有一只渔夫的笛子和一根船桨,它们一半位于芦苇滩,一半位于莲叶湖。 译文: 黑夜中,水面宽广,凉风习习,月光如水般洒落。
注释:沿着河的两岸长满了柳树,它们的颜色比烟雾还要绿,生长在江南地区更显得娇嫩可爱。听说那里的堤防徭役还没结束,监工新散了柳树夫钱。 赏析:此诗写景抒情。首句写沿河柳色之翠,次句写柳色之美,第三句说柳色之娇,第四句说柳色之美。诗人用浓墨重彩勾勒出一片生机盎然、景色宜人的江南风光。 “生近江南倍可怜”,以“可怜”二字,写出了柳色的娇媚。这一句是说,生长在江南一带的柳树长得格外美丽,让人感到怜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为周燕客画卷所作的一首诗。 一生最爱米家山,云在千峰下上间。 注释:一生最爱米家的山水画,那云彩仿佛在千座山峰之上飘荡。 着我今朝图画里,拖筇顶笠上孱颜。 注释:我如今在这幅画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拖着筇杖戴着斗笠的我在孱颜山巅。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米芾的“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潭花雨。”为引子,表达了他对米氏山水画的喜爱。他将自己比作画中的山峦
倾城原不在知名,别有风流胜洛京。 注释: - 倾城:形容女子美貌足以让整个城市为之倾倒。 - 原不在知名:原本并不因名气而被人所知。 - 别有风流:另有一番风雅情趣。 - 洛京:洛阳,古代的首都,这里借指京城或繁华之地。 - 无路到:无法接近。 - 妒他蝴蝶:因为自己的美丽而嫉妒其他蝴蝶。 - 趁新晴:趁着晴朗天气。 赏析: 这首诗是《题女郎周禧荷包牡丹扇头三首》的第三首
注释: 风朝雾夕只缄愁,红泪涓涓滴未休。——早晨的朝霞和傍晚的暮霭,只是让我更加忧愁,眼泪就像红泪一样不断流淌,却始终没有停止。 可惜篱边好颜色,欧家花谱不曾收。——这鲜艳的颜色,可惜被遗弃在篱笆旁边,而欧家的花谱却没有收录这些美丽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五言绝句《题女郎周禧荷包牡丹扇头三首》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怀念。
注释:授教完毕,就端起酒杯畅饮;整天坐在莓苔上聆听黄莺的鸣叫声。 不妨更请妙笔生花,画出门下弟子载着酒来的情景。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为题林先生听莺图而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授教完毕后,主人与客人举杯共饮,终日聆听着黄莺的鸣叫声,十分惬意。最后一句更是点出了主人对门生的喜爱和赏识,他希望门生能常常带着美酒来与他共饮。整首诗以轻松愉悦的语气表达了主人对门生的欣赏与喜爱之情
【注释】孝廉:指有才德的人。行卷:旧时应试,先将自己的著作送交考试官审阅。春司:指春闱,即乡试的考试官。秦川:泛指陕西地区。贵公子:指显贵人家的子弟。异乡:指他乡,非故乡。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借柯翰之口,抒发了他因屡考不中、仕途不顺的感慨。首联“孝廉行卷压时流,五上春司不见收”,点明自己多次应试,但始终未能得志。颔联“绝似秦川贵公子,异乡漂泊赋登楼”则是进一步抒写自己的遭遇与心情
软红十丈跨疲驴 何似归乘觳觫车京国奋游疏索尽 并无人读绝交书 诗句释义: - “软红十丈跨疲驴”:形容京城的繁华,色彩斑斓如同软红般耀眼,而自己却骑着疲惫的驴子。 - “何似归乘觳觫车”:比喻回到故乡后的生活状态,与在外奔波的忙碌和紧张形成鲜明对比。 - “京国奋游疏索尽”:意指在京城中奋斗、追求名利已至极限,但似乎已经耗尽了所有的精力。 - “并无人读绝交书”:暗示在官场中没有知己朋友
第一句:“袅袅垂垂态最佳”,形容女子的身姿曼妙、婀娜多姿,非常迷人。 第二句:“纷纷姚左岂能侪”,意指众多美女之中,谁又能与她相媲美? 第三句:“红珠一索和烟剪”,描绘了一幅女子手持红色丝线,如同剪刀般轻巧地剪切着烟雾般细腻的丝带的画面。 第四句:“曾上玲珑白玉钗”,暗示女子曾佩戴过精美的玉钗饰品,显得更加美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