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廉行卷压时流,五上春司不见收。
绝似秦川贵公子,异乡漂泊赋登楼。

【注释】孝廉:指有才德的人。行卷:旧时应试,先将自己的著作送交考试官审阅。春司:指春闱,即乡试的考试官。秦川:泛指陕西地区。贵公子:指显贵人家的子弟。异乡:指他乡,非故乡。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借柯翰之口,抒发了他因屡考不中、仕途不顺的感慨。首联“孝廉行卷压时流,五上春司不见收”,点明自己多次应试,但始终未能得志。颔联“绝似秦川贵公子,异乡漂泊赋登楼”则是进一步抒写自己的遭遇与心情。前一句用典,说像在长安(今西安)一带的贵公子们一样,我被排挤在外(指外郡);后一句说自己在异乡,无依无靠,只能登楼赋诗来抒发内心的悲愤。

首句“孝廉行卷压时流”,“孝廉”是封建社会对那些通过考试取得做官资格的人的称呼。汉代以来,凡经举荐或自请为官者皆称“孝廉”。而本诗的主人公却是一个落第的“孝廉”。“行卷”,古代科举时代,考生将自己的作品集呈献给主考官,请求录取的一种方式。“压时流”,则表示其文才出众,足以压倒同辈;“时流”,这里指的是同僚,同辈,即同等级的官吏。

第二句“五上春司不见收”,“春司”指春季的考场,“收”字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指选拔人才的官员,也就是主考官。这两句的意思是,自己虽然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如愿以偿,没有被选拔出来。

第三句“绝似秦川贵公子”,“秦川”泛指陕西地区,因为那里是秦朝的发源地。“贵公子”,指显贵的人家的儿子,这里暗指主考官或者同僚们。这句中的“贵公子”和“异乡漂泊”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贵公子”们身处高位,权势滔天,而自己却被排挤在外,无法得到重用。“异乡漂泊赋登楼”这一句更是将诗人的境遇描绘得淋漓尽致。他身在异乡,没有亲人朋友的陪伴,只能在登楼的时候,借助酒兴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这既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又透露出他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柯翰落第应试的描写,以及他的身世际遇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示了一个落第书生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奈和痛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个人命运与社会制度的冲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