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昆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为纪山题南渟画”,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理解其情感主旨,最后赏析其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秋林老树染新霜,乌桕通红鸭脚黄。”“秋林”即秋天的树林,“老树”是树林中年龄最大的树木,“染新霜”是说老树上挂满白霜,这是秋天特有的景色;“乌桕”是一种落叶乔木,叶子有光泽,可做染料或入药
第一首 圣皇三驾出临戎, 圣皇:指唐太宗李世民。临戎:指抵御突厥。 堠火遥传绝漠空:指烽火台的报警信号,在北方辽阔的沙漠上遥遥传来。 昨日捷书颁节府, 颁:颁发,公布。节:指节度使。 劝将歌舞答神功:鼓励将领们歌舞庆祝胜利。 赏析: 《六月张灯口号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皇帝亲临前线,后两句写将士欢歌起舞庆祝胜利。全诗气势磅礴,语言豪迈,充满爱国主义精神
《补田妇词二首 其二》是这样一句诗:“几日犹吹攧鹞风,开裙时见下裳红。” 这句诗描绘了农妇在田间劳作时,由于天气炎热,仍穿着长裙的情况。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详细解读: 1. 诗句原文: - 几日犹吹攧鹞风, - 开裙时见下裳红。 2. 译文: - 几天来仍然吹着凉爽的秋风, - 打开裙子露出红色的下裳。 3. 注释解析: - “几日犹吹攧鹞风”描述了持续的凉爽秋风吹拂
【注释】 纪山:指纪晓岚。 抱琴:怀抱琴,即抱着琴而吟诵。 其二 秋水碧于天,秋花明如锦。 云间孤鹤来,月下寒鸥静。 湖庄:指湖上的庄园。 【赏析】 《题纪山秋林抱琴图二首其一》是清代文学家纪昀创作的一首七绝诗。此诗描写了一个秋天的清晨,诗人在书房中独坐沉思,读罢好书又独自吟诵,喜无闲客到湖庄,表现出诗人高洁的品质和清雅的情趣。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优美宁静,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题碧川竹坞摊书图 朱昆田创作之诗赏析 1. 诗词原文 习气知君尚未除,竹间犹自昼摊书。 谁于十丈红尘里,肯忆江南半亩居。 2. 诗句解读 习气知君尚未除:指尽管有读书的习惯,但仍未完全去除旧有的恶习。 竹间犹自昼摊书:在竹荫下仍坚持白天学习。 谁于十丈红尘里:指在喧嚣的世俗中,有人能够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肯忆江南半亩居:表示虽然远离故乡,但内心依旧怀念家乡的宁静与美好。 3. 译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全诗共80个字,每句七个字,押韵严谨。以下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菊序连宵饮,停杯复把杯。 - 菊序:形容菊花开得繁多而有序。 - 连宵饮:形容饮酒连续不断。 - 停杯复把杯:停下酒杯重新拿起喝酒。 2. 为怜花正好,且秉烛重来。 - 怜:怜悯。 - 秉烛重来:拿着蜡烛再次来到。 -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盛开的菊花的喜爱之情。 3. 伯雅无劳劝,秋英耐久开
题画二首(其一) 就树当坡缚草亭,泉舂白石响泠泠。斜阳已闪寒鸦背,冷径从无热客经。 注释:在树木旁边搭建了一个用草编织的草亭,泉水敲打着白石发出清脆的声音。夕阳西下,几只乌鸦栖息在树枝上的身影显得有些凄凉,而寂静的小径上却从未有过炎热客人的踪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一个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注释:老园子里种的三种蔬菜,是钱舜举种的。诗经中《豳风》七月写的马和之。没有像佛教徒一样,能超脱一切烦恼,有弥天大德的人,只有淡淡的铅黄才能把折枝画得更好。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了画家用笔墨勾勒出蔬果的生动形象,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赞赏之情。全诗采用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蔬果的种植者,后两句写蔬果的画家。前两句写蔬果的种植者,后两句写蔬果的画家。前两句以钱舜举、马和之比老圃三蔬
注释:米家画法,指米芾的山水画法,他以点墨为主,用浓淡不同的墨色描绘山石树木,形成独特的风格。黑树浓云,形容山势陡峭,树木茂密,云雾缭绕。辣阘山,意为山峰峻峭险峻。毕竟,表示转折,指出米家画法虽然独特新颖,但终究是文人画家的作品。笔端有书卷,指画中既有山水之形,又有文人之韵。荆关,指的是荆浩和关仝,他们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画家,以雄奇峻拔的风格著称。文人例不数荆关,意在强调文人画家的独特魅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五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诗句释义 1. 宰相惟堪啖饭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宰相的职责只是吃饭而已,也就是形容宰相的地位并不高。 2. 此语于臣信有之:这句话表示作者认为这个说法是真实的,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 3. 剌舌引锥终不戒:剌舌头(比喻用言辞刺激某人)和用锥子刺(比喻用尖刻的话语批评人),虽然最后没有因此而受到惩罚,但始终要记住这种教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