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昆田
【注释】 又和止渊八首 其六:和,应和。止渊:作者的朋友。八首:指《和止渊八绝句》。其一、其二、其三、其四、其五、其六、其七、其八。作:创作,即写诗。芹芽芦菔登柈(pán盘):用芹菜、萝卜等做成的菜。“芹”是芹菜;“芦菔”就是萝卜。盘:盘中,盘子。新:新鲜,这里形容新鲜可口。挽䰅(wěi hòu):挽船用的绳索,这里泛指船。未嗔儿女问:没有责备子女。把酒聊润穷愁身:端起酒杯稍稍安慰一下自己
逢春已觉客愁添,争奈空中又撒盐。 八口饥寒无可诉,一生贫病每相兼。 只忧屋里琴书蠹,更想山中笋蕨甜。 南客东来方几日,早于梦里觅邮签。 注释与译文: 1. “逢春已觉客愁添”:春天已经到来,但我感到的却是更深的孤独和忧愁。 2. “争奈空中又撒盐”:无奈的是,这又增添了我的愁思。这里的“撒盐”,比喻生活中的艰辛或困难,如同盐粒般让人感到苦涩。 3. “八口饥寒无可诉”:家中有八口人
【注释】 ①元日:即元旦,新年的第一天。 ②和逋客:指与友人一起饮酒作乐。 ③浮身似梗归难得:浮生像一根漂浮的木棍一样难以把握。比喻人生飘忽不定。 ④乡梦如云拨不开:家乡的梦如云一样难以排解。比喻故乡之思。 ⑤历下:济南别称,位于山东省。 ⑥江南巳放五分梅:江南已开五分春花。 ⑦椒新菜细官厨出:花椒新,菜细嫩,官府厨房里新鲜蔬菜都端出来了。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元日立春之日所作
【注释】 又和止渊八首 其三:又为友人作诗。此诗是和止渊的第三首诗。 老亲:年迈的父母。 凄然:悲伤,凄凉。 长太息:长声叹息。 禁内:皇宫之内,指代皇帝居住的地方。 囊中:指口袋中。 归去:回家。 含饴弄孙:口中含着糖,手中玩弄孙儿。 玉堂:指官署,古代称尚书省、政事堂为玉堂。 茅舍:茅草盖的房子,指平民百姓的住所。 总随缘:一切都顺其自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的酬唱之作
译文 翻云覆雨,实在是令人心酸。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客居他乡的孤独与凄凉,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人生多变的感慨。诗中以“翻云覆雨”形容世事变化多端,让人感到悲苦;而“自怪年来见事迟”则透露出一种对自己未能及时洞悉世事的遗憾和自嘲。整首诗情感深沉,字句含蓄,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与哲理思考
释义: 向北望着京城,向南望着家乡,如今身不由己地颠倒了衣裳。梦魂来来回回,各千里;骨肉流离在外,非一方。书架上随便摆放着书籍,筵席上不放酒杯狂饮。客居之中元日真无赖,矮𥿄裁诗细做行。 译文: 向北望京华,向南望故乡,我今颠沛流离,衣不蔽体。梦魂往来,各自千里,骨肉离散,非一地。书架上乱放书卷,筵席上不喝美酒。在异乡过节真无聊,矮𥿄裁诗细写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之苦的诗。“北望京华
诗句及译文 官斋为有渔竿客,小舫装成似越舲。 柳下泊时青作缆,水边行处绿开萍。 扣舷共限诗三刻,放桨还倾酒一瓶。 注释解析 官斋为有渔竿客,小舫装成似越舲。 - 官斋:指的是作者的书房或工作室内。 - 有渔竿客:形容书房内常有钓鱼的人,象征着宁静与闲适的生活气息。 - 小舫:小船。 - 装成似越舲:小船装饰得像古代越国使用的船,意味着船只小巧精致。 柳下泊时青作缆
【注释】 ①首春:春天的头一天。②逋客:指陶渊明。陶渊明曾隐居于庐山东林寺,后人称他为“东晋名士”。③珍珠泉:在江苏镇江西郊。④轻舫:小舟。⑤吴童:指弹琴高手。⑥洄沿:回旋流连。⑦七桥:泛指江中多处桥梁。⑧烟景:雾气弥漫的景色。⑨乘兴:乘着兴致、情绪。⑩东林寺:位于江西南昌市东郊的一座寺院,因陶渊明常来此游玩而得名。 【译文】 早春时节,我与友人在丹徒县的公署里闲坐,欣赏着珍珠泉上的美景。
注释: - 又和止渊八首 其七:这是一首和友人安渊的诗,共八首,此为第七。 - 安得身同脱网鱼:我怎么能像那脱离罗网的鱼儿一样自由自在。 - 载书一辆雇牛车:载着书籍一起乘坐牛车。 - 全家稳下江南路:一家人能够安心地走遍江南各地。 - 三亩将营水北庐:在水北边建造三间房(作为农舍)。 - 春日春花香细细:春天的景色,花香四溢。 - 秋原秋黍熟与与:秋天的原野上,黍子成熟了。 - 算来只有为农乐
德尹表叔偕耑木过宿古藤书屋次韵奉答二首 其一 憔悴京华又隔年,旧冬衣冷未装绵。 人来巷北明灯里,梦绕溪南老屋边。 秋晚分收粳稻熟,夜凉贪伴鹭鸶眠。 何时得遂比邻约,同上斜塘放鸭船。 注释: - 憔悴:形容人身体瘦弱、精神不佳的样子。 - 京华:指京城,这里代指诗人的家乡或所在地。 - 隔年:经过了一个年头。 - 旧冬:过去的冬天。 - 冷:寒冷。 - 未装绵:还没有缝制棉衣。 - 巷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