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翰
诗句原文: 菘韭堪为早晚谋,老夫正欲拔其尤。 园葵自觉能防夏,野苋谁知亦有秋。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菘韭:指常见的蔬菜菘菜和韭菜。 2. 拔其尤:挑选最优质的部分。 3. 园葵:指向日葵。 4. 野苋:一种普通的野菜。 5. 鲁直:苏轼的字,此处可能借指宋代文人画家苏轼。 6. 杨修:三国时期曹操的谋士,此处可能借指唐代诗人杨炯。 7. 少陵:杜甫的字。 - 赏析:
【诗词原文】: 送逯宏希远 上书曾达圣明朝,充贡仍随使者轺。 蝌蚪光生周与籍,凤凰声应舜箫韶。 杨雄献赋才无敌,逯石传家曾已遥。 拯得梅花当杨柳,春风又送木兰桡。 【注释】: ①上疏:向君主进言陈述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②充贡:指向帝王进献贡品。 ③蝌蚪:蝌蚪是青蛙的幼体,此处比喻才华。 ④周、汉:周代和汉代,这里指周朝和汉朝。 ⑤杨雄献辞:杨雄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他的《长杨赋》被誉为“文宗”。
【注释】 1. 泮:水边。 采绿:采荷叶上的露水来酿酒,古代学子入学时用之。 飞黄:指骏马,这里比喻人才。 明时:贤明的君主在位之时。 2. 风霜雨露无非教:风霜雨雪,都是教育人的手段。 3. 把酒梅边,春尚小:把酒送到梅花边,春天还没到尽兴的时候。 4. 停车林下,晚偏宜:停下车子在树林下,傍晚时分最合适。 5. 临行又欲歌棠棣,转忆同年是汝师:将要离任时又想唱歌《棠棣》
【注释】 海昌:泛指地方。平原裔:指古代的平原王氏。晚节斋居足养恬:晚年隐居,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坐树濯泉:坐在树下洗着泉水喝。唐李愿:唐朝诗人白居易曾作《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经丘寻壑:在山丘间寻访山水。青衿:古时学生所服的衣服,这里借指读书人。谈章句:讨论文词章句。素履:白色布鞋。玩象占:研究自然现象,进行占卜。卖药:指卖药材。杏花春雨
【注释】 东山:东晋时期著名隐士谢安的住宅,在今浙江上虞区东南。后因以"东山"指称隐居不仕之人。 书隐:指读书而隐居。为郑原宜赋:为郑原宜所作的诗。郑本:即“郑本高”,唐代书法家、诗人,字本高,越州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曾为官御史,以善书法著称。越,古国名,春秋战国时越国的中心地区,在今浙江省东部和南部一带。先世迁徙于杭州,遂家焉,即迁居到杭州。尝筑室西湖上:曾经在西湖上修建过房屋。西湖
种得筼筜得岁寒,数竿便作万竿看。 云闲不觉侵书幌,雪细从教点画阑。 纵有长丝牵紫鲤,可无明镜著青鸾。 东阳已赋郊居久,一任新来带眼宽。 赏析: 这首诗是凌云翰为沈亮所赋的《万竹轩诗》创作的配文,通过描绘竹的形象和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追求与赞美。以下是诗句及译文: 1. “种得筼筜得岁寒,数竿便作万竿看”:种下的竹子已经能够在寒冷的冬天生存,即使只有几根竹子
云卧楼为卢宗文赋 金罍山色满庭除,偃仰长因饱食馀。 神女有时行雨过,仙人自昔好楼居。 龙归不觉衣裳润,蝶去方惊枕席虚。 莫向招提频借宿,且留丹壑待天书。 注释: - 金罍:指盛酒的金制的酒杯。 - 山色:指山间的景色。 - 偃仰:这里形容悠闲自在的样子。 - 神女:指传说中的仙女。 - 招提:佛教寺院,这里指佛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诗中通过描绘山水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表达了作者对郭子理的眷恋和不舍。全诗八句,前六句为送别诗,最后两句是赠别诗。“严亲”即指父亲。“兵乱久相违”:指战乱多年,不能相见。“亲殁殊方骨未归”,指父亲已死而自己还在异乡。“先友盛”:指先于自己去世的朋友。“故人稀”,指后来的人很少。“名教”:这里指儒家的名教礼法。“文章”:这里指自己的文章才能。“发挥”:这里有施展才华之意。“迁葬”:迁移祖坟。“免教”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殷切期望。首联写王明善月夜读书之勤,颔联赞扬他学识丰富,温文尔雅,颈联以“鹗荐”比喻其被朝廷任用,以“鸿飞”自喻自己将来也要有所作为,尾联以骊歌作结,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答案】 月满西斋夜不扃(zhēng), 读书相对短檠青(yíng)。 虫鱼草木资多识,敦厚温柔擅一经(jīn)。 鹗荐此时虽衮衮(guǎng),鸿飞他日更冥冥(míng)。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仔细辨识正误,然后作出准确判断。本诗首联“送崔彦晖分教临安”是交代送别对象,“临安古邑带山溪,送客西行意欲迷”是写临安景色和送别之情,“高适故人怜子美,崔群交友愧昌黎”是说友人高适与自己有旧交,诗人以杜甫自比而惭愧于韩愈,“弯弓射圃秋观雁,看剑灯窗夜听鸡”是说在临安的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