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得筼筜得岁寒,数竿便作万竿看。
云闲不觉侵书幌,雪细从教点画阑。
纵有长丝牵紫鲤,可无明镜著青鸾。
东阳已赋郊居久,一任新来带眼宽。

种得筼筜得岁寒,数竿便作万竿看。

云闲不觉侵书幌,雪细从教点画阑。

纵有长丝牵紫鲤,可无明镜著青鸾。

东阳已赋郊居久,一任新来带眼宽。

赏析:

这首诗是凌云翰为沈亮所赋的《万竹轩诗》创作的配文,通过描绘竹的形象和意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追求与赞美。以下是诗句及译文:

  1. “种得筼筜得岁寒,数竿便作万竿看”:种下的竹子已经能够在寒冷的冬天生存,即使只有几根竹子,也能显得如同成千上万的竹林一样壮观。这里用“筼筜”指代竹子,寓意虽小但坚韧不拔,象征着无论环境如何恶劣,都能保持本色。
  2. “云闲不觉侵书幌,雪细从教点画阑”:当云雾飘过书房时,似乎没有察觉到,雪花落在窗棂上,也不会让一切变得模糊。此句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高脱俗生活的向往。
  3. “纵有长丝牵紫鲤,可无明镜著青鸾”:即使有长长的丝线牵引着紫色的鲤鱼,也不要忘记在明亮的镜子中照见自我。这反映了诗人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忘内心的修炼和精神的独立。
  4. “东阳已赋郊居久,一任新来带眼宽”:东阳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居住在那里了,现在又有机会可以更宽广地看待世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安定生活的满足以及对未来可能到来的新机会的期待。
  5. “赏析”:这首诗整体上以竹为主题,通过对竹子的生长状态、环境互动及其象征意义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追求自然、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赞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