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衍
诗句输出 过雨苔痕玉不如,紫藤亭馆闭门居。 翻译 经过雨的洗礼,原本光滑的苔藓现在看起来毫无光泽,就像是被玉打磨过后一样。我更喜欢那个被门隔绝的紫藤亭子和花园。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个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等待,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词中的女子在雨后看到自己曾经深爱的人留下的足迹,却因为自己的疏忽而无法再次见到他。这种失落感和无奈让她感到非常伤心和痛苦。然而,她也明白自己的等待可能只是徒劳的
【诗句】 往余游京华,郑君过我邸。 告言子沈子,诗亦同光体。 杂然见赠答,色味若粢醴。 十年始会面,辍乐正读礼。 从之索旧作,发箧空如洗。 能者不自珍,翻悔笔轻泚。 我言诗教微,百喙乃争启。 风雅道殆丧,庞言天方癠。 内轻感外重,怨诽遂丑诋。 何人抱微尚,不绝如追蠡。 宋唐皆贤劫,胜国空祖祢。 当涂逮典午,导江仅至澧。 先生特自牧,颇谓语中綮。 年来积怀抱,发泄出根柢。 虽肆百态妍,石濑下见底。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求我们了解《次韵和邱仙根山长寄怀》的内容,然后再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进行分析、概括。这首诗共八句,内容如下: 数点红蕉挹露浓,窗横楝影互蟠胸。花间酬酒邀明月,电话三更断壁钟。 第一句“数点红蕉挹露浓”意思是说几朵红色的蕉叶沾着露水,十分浓烈。第二句“窗横楝影互蟠胸”意思是说窗户下横着一树楝树的影子,互相盘绕在胸口上
【注释】: 路转峰回处,苍松各不群。——路转峰回,山势陡峭曲折;苍松各不群,每一棵松树都长得各有特色。 一溪都见底,五老尚横云。——一溪水清澈到可以看到底;五老山的山峰仍然横亘在云层之间。 海外多奇字,山中只旧闻。——海外的地名很多,而山中的地名却都是老掉牙的。 流芳桥上伫,水石本清芬。——流芳桥上我久久站立着,水石本来有清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篇写景抒情
【注释】 南国:指南方。甘棠:指宋玉的《九辩》,其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南国甘棠,比喻忠臣。 斐亭、江郎:均为地名或人名。斐亭,即今浙江长兴县,唐时有斐休甫者居此;江郎,即今江西省南昌市东晋时期的才子江淹。 压海东:压于东方,即压制东方。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园亭来寄托诗人对友人(仙根)的思念之情。 首联写景起兴。“同”,犹“共”、“俱”,“戴”字用拟人手法
诗句解释 1 蜡炬谈兵幕府秋 - “蜡炬”,蜡烛,这里可能指诗人或某人的比喻,表示其像烛光一样照亮、指引方向。“谈兵”通常指讨论军事策略,这里特指刘壮肃在军事策略方面的讨论。“幕府”是古代将军处理政务和军事的地方,秋天常用来描述萧瑟、冷静的天气氛围。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秋天里刘壮肃在幕府中讨论军事策略的场景。 2. 刘虞残客老田畴 - “刘虞”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将,与公孙瓒作战时被俘后释放
《题刘壮肃奏议后》是近现代诗人陈衍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内容如下: ``` 威名北府似牢之,淝水能驱百万师。 别有骑驴湖上意,秦淮桃叶渡江时。 ``` 译文: 北府(指东晋的北伐军)的声威足以震慑敌人,淝水之战更是让百万敌军退避三舍。 骑着驴在湖上漫步,感受着不同的意境,就像在秦淮河边赏桃花,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刘壮肃奏议的描述,展示了当时东晋的军事力量和辉煌成就
次韵和邱仙根山长寄怀海上思君倍怅然,新恩同拜九重天。 重杨不绾离情住,眷恋庭闱忽七年。 注释: 1. 海上思君倍怅然:海上,指远离家乡;思君,思念着你;倍怅然,更加惆怅。 2. 新恩同拜九重天:新恩,新得到的恩惠;九重天,天上最高的层;同拜,一起拜见。 3. 重杨不绾(wǎn)离情住:重杨,即重阳,指重阳节;绾,系结;离情,离别的感情;住,停留。 4. 眷恋庭闱忽七年:眷恋,牵挂;庭闱,宫廷;忽
【题刘壮肃奏议后】 万里封疆久寂寥,筹边谁复李文饶。 休言将帅思鼙鼓,台阁于今亦续貂。 注释: 万里封疆:指边疆辽阔。 筹边:筹划边防。 谁复李文饶:谁还能想到李文饶(李德裕)? 将帅:将领和士兵。 息鼓:停止战鼓。 休言:别说。 将帅思鼙鼓:将领和士兵思念战鼓。 台阁:指朝廷、官府。 于今:如今。 续貂:用貂尾做帽子的冠冕,比喻滥竽充数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
注释: 春风中桃花、李花盛开,如同簇拥在一起。云海亲身洗眼来,形容景色壮观,令人震撼。衣钵师传钦硕学,意思是我尊敬老师的学识,他是我的老师。始知岩邑有澹台,意思是我知道在岩邑这个地方有位澹台先生。澹台先生,即澹台子羽,春秋时期卫国人,孔子弟子。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