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甘棠爱戴同,园亭结构善尤工。
斐亭艳说江郎笔,独有才情压海东。
【注释】
南国:指南方。甘棠:指宋玉的《九辩》,其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南国甘棠,比喻忠臣。
斐亭、江郎:均为地名或人名。斐亭,即今浙江长兴县,唐时有斐休甫者居此;江郎,即今江西省南昌市东晋时期的才子江淹。
压海东:压于东方,即压制东方。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园亭来寄托诗人对友人(仙根)的思念之情。
首联写景起兴。“同”,犹“共”、“俱”,“戴”字用拟人手法,将甘棠拟人化了。“戴”是古语,意谓“像……一样”。南国甘棠,是指宋代词人辛弃疾,他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文中,曾写道:“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西风”即秋风,“鲈鱼”代指故乡。这里,“南国甘棠”与“南国秋风”相类比,既写出了甘棠之爱戴同,又暗喻仙根之思乡之情。这两句,既点题,又引出下文。
颔联正面写园亭。“结构善尤工”,赞美园亭建筑的精巧。“斐亭”,即江西南昌附近的斐亭山,山上有斐休甫墓,传说是唐朝诗人裴度游憩之地。“艳说江郎笔”,以江淹自比。江淹(442—505年),字文通,南朝文学家,曾任尚书令,封兰陵侯。他的文章辞藻富丽,文章多有佳作,后人称为“江郎才尽”,故称江淹的文采为“江郎”。这里,诗人以“江郎笔”喻自己。这两句既是对园亭的赞颂,又是对仙根的赞誉。
颈联承颔联,进一步赞美仙根。“独有才情压海东”,这里的“才情”指才学才华,“海东”指东晋才子江淹。诗人把仙根的才学才华和江淹相提并论,表明他对仙根的器重和钦羡。
尾联抒发感慨。“压海东”,意为胜过东晋才子江淹。这句是说,仙根的才华胜过了东晋才子江淹,所以作者要仰慕仙根。
这首诗通过赞美仙根所居的园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仙根)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