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琬
卧起 细雨生寒恰及旬,疏帘曲几病中身。 每游栩栩蘧蘧境,长学悠悠忽忽人。 小鸟窥檐疑熟识,繁花委地似横陈。 杜门善用平生短,消受馀闲又一春。 诗句解析与翻译: - 细雨生寒恰及旬:描述天气开始转凉,雨滴带来些许寒意,恰好持续了十天。 - 疏帘曲几病中身:使用稀疏的帘子和弯曲的椅子作为背景,表达了因病卧床的孤寂与不适。 - 每游栩栩蘧蘧境:比喻自己的心境如同梦中一般飘忽不定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年年客路苏门西,何幸归来守故栖。 - 注释:每年的旅程都通向苏门(地名,今浙江桐乡),多么幸运能够归来守护自己的家。 - 赏析: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对归家的庆幸。每年在外漂泊,终于能够回到熟悉的环境,守护着曾经的生活。 2. 文字只如木有瘿,功名都是絮沾泥。 - 注释:文字就像长了瘤子的木头,功名不过是沾满了尘埃的羽毛。 - 赏析:比喻文字或功名虽重要却无实处
【注释】 残雪:残存的雪。 乾鹊:喜鹊。 宦游:为官在外。 羊肠:指曲折险峻之路。 马角:指骏马长角,喻年老体衰。 京国:京城,代指京城洛阳。 家山:家乡的山。 结习:习惯。 机事:权谋之事。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怀乡之作。 第一首诗写诗人在途中听到喜鹊引雏声而触发思归之念。第二首诗写宦游生活使人不耐其艰苦,而归去后又觉得无趣。第三首诗写自己长期滞留京城已经感到厌倦
【注释】: 1. 翠华:指皇帝的龙袍,因翠羽做成。 2. 漱石饮流霞:用泉水漱口,喝山中流下的美酒。 3. 卷中书绕江村屋:把诗写成一卷,在江村小屋里读着。 4. 门外山连岳寺花:门外有座山,山上有座寺庙。 5. 枯坐却宜居士服:我坐在枯坐,却像穿着士人的衣服一样自在。 6. 清斋真似太常家:我的清斋就像皇宫里太常家的一样。 7. 御亭北望遥相忆:御亭在北边,我远远地在那里思念你。 8.
【注释】 柳外:柳树外。莺雏:黄莺的幼雏,泛指小鸟。弄:嬉戏。画舫:装饰华丽的船。楝花:楝树的花。欲放:将要开放。黄鱼:鲫鱼。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4月19-20日。麦秋:指麦子成熟的时节。须:必须。行乐:尽情地享受生活。陆沉:比喻不能为世所用的人。 【译文】 柳林之外,黄莺雏儿欢闹着发出悦耳的叫声。我暂时牵住画舫,驶入阴森的柳林深处。楝花开时,鲫鱼肥美诱人,谷雨过后,绿树葱茏、生机勃勃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赏析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干,确定要赏析的句子,然后逐句分析,把握诗句的内容、情感和表达技巧等,最后再联系原诗加以理解。这首诗是作者在归家途中,再次吟咏自己的诗词之作。“柴门”“残霞”点出诗人归家的时间和环境;“迸土穿阶药,覆地花”写门前台阶上泥土飞溅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归途的欢快心情;“衰白不堪循短发”写出诗人年迈体衰,头发已白,但还坚持写作诗词
注释: 过西园:经过西边的花园。 松路榛门接细岑,水清石瘦却幽寻。 松树林间的小路与榛木丛生的门户相连,清澈的泉水映照着瘦削的山石。 潜龙尚有为霖势,倦鸟初无择木心。 潜伏的龙尚有机会降霖降雨,疲倦的老鸟也没有选择树木的心意。 聊借闲身供啸傲,略扶病脚试登临。 姑且借我轻松的身体来享受逍遥自在的生活,略微扶持着有病的腿脚尝试攀登高处。 远公傥置莲花社,不敢攒眉向法林。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先生洵是无怀民” - 注释:指陶渊明(渊明,本名陶潜),他以隐居和田园生活著称。"洵"意为确实,"无怀民"意指没有像其他世俗之人那样追求功名利禄。 - 译文:陶渊明确实是一个不追求名利的人。 - 赏析:此句点出诗人对陶渊明的崇敬之情,突出其超然物外的隐逸精神。 2. “蓝舆往返浔江濒” - 注释:蓝舆即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通常由四匹马拉。浔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漫兴九首》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小径疏篱苦未深,蛙喧雀闹巧相侵。 注释:小径上的竹篱笆还没有修剪得很整齐,青蛙在地里叫个不停,麻雀也在树上叽叽喳喳。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绝无小小周防策,真有沾沾自喜心。 注释:根本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却真的有沾沾自喜的心情。 赏析
【注释】 山中枫㧮:指山中的枫树。㧮,同“椮”。 茅茨:用茅草盖的屋。 邱北村南:指山丘北面、村庄南面的景色。邱,小山丘。 生也有涯差自得:人的寿命是有极限的,所以应当尽量地使自己快乐。涯,界限,此处指生命的有限。 岁云将暮复何之:岁月将尽,人又将离去,不知归宿在何处。云,语助词。 逢迎风日酬新候:趁着美好的时光来酬答春天的到来。逢迎,迎接。风日,春日阳光。酬,酬答。新候,新的时节,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