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琬
注释:画中的人物站在临风亭子外,春意盎然。他大得像鸥鸟一样自由自在,在水边悠闲地漫步,水面波光粼粼。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画家王十一的画册上的画面。诗中通过赞美画中人物的潇洒与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注释】众:众多;鲚(huī):鱼名。绿蘋:浮萍,水草。石湖春:即三月西湖。期君共荡双兰桨:希望和您一起划着双船桨。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在这首诗中借描写景物,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前两句“众鲚吹波上绿蘋,恰逢三月石湖春。”是说,众多的小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掀起层层碧浪,而此时正是春天,正是三月,正是西湖风光最美的时候,正好与友人相聚。后两句“期君共荡双兰桨,茶磨山前结比邻
门前花开柳条长,谁人能停下马车? 暂且住在斋房里,没有什么事情,点燃香炉亲校贝多经。
【注释】 ①江村图:画有江南水乡景色的画。见《唐宋诗醇》卷五十二引《宣和画谱》。上题:为上人题画。 ②爱其:因它而感到喜欢。 ③赋得:指写诗。 ④关何事:为什么。 ⑤尔许深:如此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宣和七年(1125)春天作的,时在建安军节度判官任上。此诗首句用“绿”字写出了江边的树木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景象,次句写自己看到画中的江鸟和江花后,不禁想起江南水乡的风光
其一 曾向澄江漾酒船,旧游回首故依然。 袖中携得郎官笔,重写江南上巳篇。 译文: 曾经在江中荡漾着美酒的小船,旧日的游历回首时依旧如此。 袖子里带着郎官用的笔,重新书写江南上巳节的诗文。 注释: 澄江:清澈的江水。漾:荡漾。 郎官:指唐代郎官(郎中)张九龄(字子寿),曾任朝议大夫、中书令等职,封曲江县侯。他善写诗,有《曲江集》。 上巳:农历二月二日。《后汉书·礼仪传》说:“仲春上巳,修禊事于水上
注释: 渔夫在河边卷起钓丝,正好是渡口雁群栖息的时刻。 明月之下忘记了风波的凶险,独自敲打船舷吟唱《竹枝辞》。 译文: 渔夫在河边卷起钓丝,正好是渡口雁群栖息的时刻。 明月之下忘记了风波的凶险,独自敲打船舷吟唱《竹枝辞》。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夜晚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渔父生活情趣的欣赏。诗人通过简洁的笔墨,将渔父的生活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诗句释义: 谢却东华软土尘,朅来江畔斗间身。 闭门锄菜英雄事,不信菰芦有此人。 译文: 辞别了繁华的东华宫,来到江边,在这片土地上奋斗,我像一位英雄一样,默默耕耘。我相信自己种出的菰芦一定与众不同,不会被人忽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武曾灌园图的赞美之情流露笔端。首句“谢却东华软土尘”表达了诗人辞别了繁华的宫廷生活,决心到江边去奋斗的决心;“朅来江畔斗间身”则表明他已来到江边这片土地
注释:手拿着白色的锄头,亲手采摘露葵和霜草。 小摘供亲膳,也胜茅容庋半鸡。 采摘的小菜为家人做饭提供食物,这也是一种享受,胜过茅容悬挂的半只鸡。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亲手采摘露葵、霜䪥供家人食用的情景。其中“白柄长镵”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使用的工具,“露葵霜靃满秋畦”则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劳作的场景。最后一句以“也胜茅容庋半鸡”作为结尾,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的热爱,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注释:雨后,篱笆上的泥土变得肥厚,媆(yù)绿的丛生植物在空隙处生长得很稀疏。不需要园丁为我家提供蔬菜,我妻子亲手摘下满满一筐菜。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乐趣的诗歌。首句描绘了雨后的景象,雨水滋润了土壤,使得土地变得肥沃。次句则描绘了园中的植物生长的情况,虽然媆绿的丛生植物在空隙处生长得有些稀疏,但是整个园子看起来依然生机勃勃。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不需要园丁为他提供蔬菜
【注释】: 经营:谋划;拟作:设想为;汉阴:即汉阴县,在今湖北省丹江南岸。这里指隐居之地;笑汝家徒四壁贫:讥讽你家里贫穷,像四壁一样空无所有;具舟、淞水:指准备船桨和船只,到松江上采莼菜。淞水:古松江,流经吴郡(今江苏苏州)。这里指太湖一带;秋风:指秋季的风,这里用来比喻秋天凉爽宜人的天气;随意:任意;采丝莼:采摘湖中的莼菜。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史抒怀诗。首句以“经营”(谋划)起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