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琬
注释: 约取春江入画图,乱红残絮拥菰蒲。 鄢陵野色平于掌,也有江南此景无。 译文及赏析: 《题鄢陵梁曰缉江村读书图四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约取春江入画图”这一句,诗人以“画图”为喻,将春天的江水比作一幅美丽的画作。这里的“约”字,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欣赏这幅画时,仿佛是在用心灵去感知它,而不是简单地观察
华亭的谷里好山水,上策没有如荷耒耕。 把船靠到吴淞口,网捕鳜鱼捞虾为这生饯别。
【注释】 1.杂画:指图画。三首:此诗是第三篇,共三首。 2.深秋:深秋时节。 3.物数:景物众多。 4.江乡:即江南乡村,这里指浙江一带水乡。 5.枫叶:秋天的树叶,多红色,故称。 6.芦花:芦荻花,白色。 7.着霜:被霜覆盖。 8.归舟:归来的船。 9.一笑:高兴的样子。 10.石湖庄:在浙江湖州南屏山北麓,有著名的白鹤观、石湖书院等古迹。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题”为引子
【诗句解读】 “绿暗红蔫村路长”,意思是:道路两旁的绿色植被已经凋敝,红色的花朵也显得枯萎了。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在江边村落所见景象:一条小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植被和鲜艳的花朵都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呈现出一片萧瑟的景象。 “如闻杏粥麦饧香”,意思是:仿佛能闻到杏子粥和麦芽糖的香味。这里的“杏粥”指的是用杏子熬制的稀饭,而“麦饧”则是指麦芽糖。这两个词都带有一种食物的气息,让人联想到家乡的味道。
【注释】 蛛丝:蜘蛛的丝。比喻细小、纤细的东西。琳琅:精美的玉石。待诏:等待皇帝的命令。丹青:指画,绘画。抗行:超过一般水平。耳孙:诗人之孙。挥彩笔:挥动画笔。风流:风雅,高雅。回忆:回忆过去。玉兰堂:即玉堂。唐人称翰林院为“玉堂”。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写蜘蛛的丝,第二句写画家的丹青,第三句写诗人自己。诗人通过描写这些事物,表现了对诗人自己和子孙们的期望。 第一联:“蛛丝煤尾比琳琅
“浩渺沧波浸翠微,渔庵樵坞两依稀。先生尚念江南乐,那得吴侬不梦归?” 这句诗出自清代诗人汪琬的《再阅江村图不胜归与之感得诗二首·其二》。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眷恋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无法割舍的情感。 诗中提到:“浩渺沧波浸翠微,渔庵樵坞两依稀。”这里运用了“浩渺沧波”和“翠微”等词汇,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诗句释义: 一自吴侬别钓矶,久将痴骨裹朝衣。 妒他花鸭春江上,日啑芹花自在飞。 注释: - 吴侬:对江南人的称呼,出自《南歌子·天上星河转》中的“吴侬软语”。 - 钓矶:古代钓鱼台或钓鱼的礁石。 - 痴骨裹朝衣:形容人因长期读书而变得呆滞、迟钝。 - 啑芹花:比喻春天里江面上飘荡着的花瓣和花朵,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春江景象
注释:在河亭里唱了一曲新歌,用阿鹊盐为酒引子,折花都作成酒筹拈。柳条无赖地知道我心中的意思,也像人一样挽着春天的云彩宿在画檐上。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日宴饮的诗,诗人以柳条喻人,生动活泼地描绘出一幅春日宴饮图。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象鲜明生动,情感热烈而真挚
【注释】 最好春光冷节前,小桃初弄一溪烟。 隔篱猧子迎人吠,定是邻翁掠社钱。 猧(lǎi)子:野猫。 掠社钱:古时乡村有土地庙会,人们到会时要献钱于庙中,叫做“掠社钱”。 赏析: 《题杂画三首》是元代诗人王冕所作的组诗作品。此诗描绘出一幅清幽宁静的乡村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景,描写了一幅清新淡雅的乡村风景画。“最好春光”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即在春天的时候
注释:画中的人物站在临风亭子外,春意盎然。他大得像鸥鸟一样自由自在,在水边悠闲地漫步,水面波光粼粼。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画家王十一的画册上的画面。诗中通过赞美画中人物的潇洒与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