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琬
【注释】褦襶:指儿童,也泛指小孩。叩门:敲门。褦襶叩门何可耐,啼号绕户若为听。 眼前俗物败人意,拄颊且望西山青。 【译文】 小孩子们敲门声声难忍受,哀号绕屋让人心烦乱。 眼前的世俗之物让人扫兴,我只好拄着脑袋望向西天的碧蓝。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感叹之情。首句写孩子“叩门”,次句写“啼号”。一个“叩”字,一个“啼”字,写出孩子的无知和天真,也写出孩子的无理取闹
夜坐杂感二首 其一 萧萧夜雨打窗时,酒冷香残梦觉迟。 往日风流都减尽,只惭犹未遣杨枝。 注释翻译: 萧萧:形容雨的声音。 打窗时:在夜晚的时分。 酒冷香残:指酒冷了,香气也散尽了。 梦觉迟:醒来时发现已经很晚了。 往日风流:过去那些风流倜傥的日子。 都减尽:全部都消失殆尽。 只惭:只感到惭愧。 犹未遣:还没有完全放下。 杨枝:杨柳枝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夜晚独自饮酒、思考人生的诗歌
经年无复翠华来,歌谱虽存已倦开。 学得霓裳浑忘却,钿筝斑管两尘埃。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的一位乐人,在宫中度过多年后,对于歌舞的兴致已经大不如前。虽然他曾学过霓裳羽衣舞(一种古代舞蹈),但如今却已经忘记了。他手中拿着的钿筝和斑管,也因年久失修而变得满是尘埃,象征着他的艺术生涯已经无法再续。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表达了乐人在宫廷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
【注释】 数点彤云:几缕淡红色的彩云。彤,红赤色。向晚收:傍晚时收拢。梅花和月蘸寒流:梅花与月亮相映成趣,在寒流中飘动。深山风味:指山野的风光、景色。合付:应该交给。兰桡:木兰木做的船桨。竹兜:竹篮。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志行高洁、清白自守的思想情感。首联写暮景中的雪梅,“数点”二字,既形容雪梅点缀于天际的轮廓,又暗示着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月”,“蘸寒流”
夜坐杂感二首 其二 十载郎潜事业非,梦中犹恋旧渔矶。 铜驼陌上秋风起,不为鲈鱼也合归。 注释解释: - 十载郎潜事业非:十年的仕途生涯并不如意。 - 梦中犹恋旧渔矶:即使醒来仍对过去的渔人生活有所留恋。 - 铜驼陌上秋风起:在铜驼街旁,秋风已经吹起了落叶。 - 不为鲈鱼也合归:既然不只是为了鲈鱼才回来,那么自然应该回到故乡。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梦境和现实生活的对比
【注释】 绿波长:指桃花。舠:小快船。棹:船桨。次第:依次,顺序。鲚(yì):鱼名,体侧扁,长约60厘米,银白色,无鳞,背部青绿色,腹部银白色,头尖而窄,吻长上凸,口大略呈弓形,眼大,鳞片细小,背面有一行骨板,两侧各一行,尾鳍基部有一凹槽,胸鳍后缘较宽。笋:竹的嫩芽。捎(shā):用刀割或用斧砍。 【赏析】 《送钱武子南还二首·其一》是北宋文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注释】: 折红药:折取春天的红花。 绿杨:杨柳。 触拨:触动,刺激。 老夫那减少年狂:怎么还减少了当年那种豪放的情怀和气概。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春日登高望远,抒发自己壮志难酬、老大无成的悲慨心情。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中寓景,景中含情。“河亭”即临水之亭。“五首”,指《河亭五首》中的第5首。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登高望远,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却依然保持着年少时的那种豪放情怀和气概。
下马来倾白玉壶,醉中容吐锦茵无。 主人大是丹青手,乞取旗亭赌酒图。 注释翻译与赏析: - 诗的开头“下马来倾白玉壶,醉中容吐锦茵无”描绘了一幅豪饮的场景。诗人放下手中的马鞍,倾倒出白玉制成的酒壶,沉醉之中,如同吐出锦绣般畅快淋漓。这里的“倾”、“吐”都是动态描写,生动地传达了酒的香醇和诗人的豪迈情绪。 - 第二句“主人大是丹青手”进一步点出了主人的绘画技艺高超。通过“大是”这一强烈语气词的使用
诗句如下: 一路轻阴护酒家,酒旗低亚曲中花。 译文:一路上轻细的阴云守护着酒家,酒旗低垂在弯曲的小路上,路旁的花也显得格外鲜艳。 注释:轻阴:形容阴云轻柔、细腻,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酒旗:酒店门前用来招揽顾客的旗帜。亚:低垂。曲中:曲折之处。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色,诗人沿着小路行走,途中被轻细的阴云所笼罩,仿佛为酒家增添了一份神秘与优雅。而那些低垂在小路上
注释:绿水如波澜轻轻荡漾,柳丝如细缕般柔长。莺歌燕舞正热闹,春光无限好。奇怪,我的心情为什么如此恶劣?面对这美好的春天,我只能强颜欢笑,写诗遣怀。 赏析:此诗作于诗人晚年退居河亭之时,时值春暖花开之景。诗人触景生情,借物抒情。首句“绿波如縠柳如丝”,描写眼前景色,以“縠”和“丝”形容春江水波,以“柳”比喻嫩芽柳叶,形象生动。第二句“取次莺残燕乳时”,点明时间是春季的傍晚,莺鸟在啼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