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点彤云向晚收,梅花和月蘸寒流。
深山风味佳如许,合付兰桡与竹兜。

【注释】

数点彤云:几缕淡红色的彩云。彤,红赤色。向晚收:傍晚时收拢。梅花和月蘸寒流:梅花与月亮相映成趣,在寒流中飘动。深山风味:指山野的风光、景色。合付:应该交给。兰桡:木兰木做的船桨。竹兜:竹篮。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志行高洁、清白自守的思想情感。首联写暮景中的雪梅,“数点”二字,既形容雪梅点缀于天际的轮廓,又暗示着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月”,“蘸寒流”,则描绘了一幅雪月交辉的图画。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表现了雪梅的形貌,而且含蓄而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对雪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颔联以“和”“蘸”二字进一步刻画了雪梅的风韵:梅花似月,梅花似流水,二者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幽美的画面。颈联写山野之景,以“佳”字概括之,意谓山野风光之美,胜过人间尘世。末联写诗人要乘舟归去的情景,用“兰桡”、“竹兜”两个意象,表明诗人将乘舟归去的情态,也暗示了诗人将远离尘世的决心。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多写送别、边塞,但也有不少咏物言志之作,这首诗就是其中一首。首联先写暮景中的雪梅:“数点”二字,既形容雪梅点缀于天际的轮廓,又暗示着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月”,即月光与雪梅相伴,在寒流中飘动的景象。“深山”句则进一步写雪梅在静谧、幽美的山林中绽放的情状:那梅花似月,似流水,二者交相辉映,构成一个优美的画面。颔联紧承前一句之意,写雪梅的风韵:“和”“蘸”二字,不仅描绘了雪梅的形态,更表现了诗人对雪梅的喜爱、赞美之情。颈联写山野之景。“佳”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意谓山野风光之美,胜过人间尘世。尾联再回到雪梅上来。诗人要乘舟回返,于是用“兰桡”“竹兜”,两个意象,表明自己要乘舟归去的情态;同时暗示自己将告别尘世。

这首小诗虽无精采之语,却有清奇之思,其艺术特色可圈可点。它以清新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写出了诗人对雪梅的喜爱,对山野风光的喜爱以及对尘世的厌倦之情,表现出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给人以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