褦襶叩门何可耐,啼号绕户若为听。
眼前俗物败人意,拄颊且望西山青。

【注释】褦襶:指儿童,也泛指小孩。叩门:敲门。褦襶叩门何可耐,啼号绕户若为听。

眼前俗物败人意,拄颊且望西山青。

【译文】

小孩子们敲门声声难忍受,哀号绕屋让人心烦乱。

眼前的世俗之物让人扫兴,我只好拄着脑袋望向西天的碧蓝。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感叹之情。首句写孩子“叩门”,次句写“啼号”。一个“叩”字,一个“啼”字,写出孩子的无知和天真,也写出孩子的无理取闹,更写出诗人对这等孩子的厌恶和不耐烦。而“绕屋”、“若为听”,则写出这些孩子的哭声、叫喊声如何扰得人无法安宁。

三、四句,诗人用“俗物”一词概括了前二句所写的内容,并点出其为“眼前俗物”。诗人面对眼前俗物,心中不免生出厌恶之感,因而“拄颊”,意思是说:“我真不想看见这些俗物啊。”而此时他的视线又被远处的青山所吸引,不禁拄起脸颊,向山那边望去。这一“拄颊”的动作,既表现出诗人因厌恶俗物而不得不做出的一种无奈的举动,也表现出他因厌恶俗物而感到的一丝寂寞。而“且望西山青”,则又表现了诗人面对眼前俗物时的无奈与孤独。

全诗语言平易通俗,但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儿童“叩门”“啼号”以及“拄颊望山”等一系列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对世俗的不满和对自然山水之美景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