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琬
【注释】 宰官:做官的人。家僧:在家的和尚。南村:指作者居住的地方,在今安徽宿县。旧日朋:旧时的知交。对礼佛前灯:指参拜佛像前的油灯,佛教徒参拜佛像前烧香时所供的食品和果物。 【赏析】 《寄刘丈二首》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因避乱从军而来到南方,与老友刘丈分别,临行之际,写下这首诗表达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首句“宰官何异在家僧”,说现在自己虽为官府之人,却如同在家的僧人一样,没有出家为僧的烦恼
【注释】 ①琼花:指扬州的名花。摧折:凋零、毁坏。玉钩:玉饰的弓弩,这里指武器。②后土夫人:神话传说中掌管土地之神的女仙。㝱雨:用“㝱”字作动词,下雨的意思。③韦郎:指韦皋(728—806),字孝宽,京兆万年人。唐宪宗时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后任宰相,封南平郡王,卒谥忠惠,世称韦忠惠公,葬于成都昭觉寺旁,墓号“韦家花园”。④田家:农家。社火:农村的民间舞蹈。⑤笙笛:笙和管乐器。迓(yà):迎接、召唤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漫兴三首 其三”,明确答题范围;再仔细阅读诗歌,逐句分析理解,结合题目的要求来概括作答,最后组织答案时,先指出诗歌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东华门尘土蒙蒙中,借酒消愁的情景。“尘蒙”是说京城尘土飞扬,弥漫天空。“浩”是形容尘土之广
诗句:深锁宫门岁月遥,玉颜狼籍黛痕消。 译文: 深锁在宫中的门户,岁月悠长而遥不可及,美丽的面容如今已变得凌乱不堪,脸上的黛色也消失不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宫女在深宫内的孤独与哀愁。通过“深锁宫门”与“玉颜狼籍黛痕消”两个对比强烈的意象,诗人表达了这位宫女对自由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力感。诗中的“如何辇路垂杨柳”,可能象征着宫女的无奈,她只能在东风中舞动腰肢,但内心却充满了无尽的悲哀
【注释】: 拈花颂呈圣禅师二首 其二: 饶伊拈出总无干,平地戈矛起祸端。 毕竟瞿昙元未彻,至今个个被颟顸。 译文: 即使有人随意拈起花朵,也没有任何关系,但就像平地上突然冒出的戈矛一样,引发了一场祸端。 究其原因是因为佛陀的智慧尚未彻底理解,所以导致现在的人仍然被蒙在鼓里,没有觉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绝。它以拈花为例,讽刺了人们对于佛教教义的误解和盲目跟从。
诗句释义: 带草的阶梯和树拂过屋檐,架子中零落的是旧牙签。 译文: 带草的阶梯和拂过屋檐的树枝,架子上零落地散落着旧牙签。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带草、阶梯、拂檐、树枝等自然景物,以及旧牙签这一细节,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同时,诗中的“架中零落旧牙签”与“谢娘他日联新句”相映成趣,既展示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
注释:笔冢累累砚欲穿,形容笔山笔海,笔墨成堆。每将文字苦雕镌,形容为写作而辛苦地琢磨。著书也被天公恼,意思是说,写书的时候被上天捉弄。不使童乌与汝玄,童鸟和玄鸟都是指乌鸦,乌鸦在古代被视为不祥之物,所以这里比喻为上天的捉弄。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以笔墨、笔山等为喻体,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艰辛以及对于命运的无奈之感。首句用笔山笔海来形容文人墨客的学识渊博
《漫兴三首·其二》是明朝诗人张元祯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累累簿书堆满案,纷纷胥史立盈前。 痴儿不了公家事,但乞旬休企脚眠。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翻译和赏析: 逐句翻译: 1. 堆积如山的文件堆积满了书桌,忙碌的官吏们纷纷站在前面。 2. 愚蠢的孩子无法完成公务,只能乞求十天的休息来舒展双腿。 注释: - 累累:指书籍众多的样子。 - 簿书:官府中处理文书工作的公文。 - 胥史
【注释】 洞箫:即洞箫,一种古老的管乐器。关情:触动情怀。吴侬(nún):指吴地方言。感慨:感伤。虎丘: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剑池:相传春秋时吴王阖庐葬其宝剑于大石穴中,故名。侧畔:旁边。按歌声:即按曲调歌唱。 【赏析】 这是一首赠歌伎的诗。诗中的“南员外家”是赠别对象,“歌儿二首”是题下小注,表明这是两首赠歌儿的诗歌。第一首写离别,第二首写欢聚。这两首诗都是赠别的佳作,而此篇尤其写得情韵悠长
【注释】 ①南员外家歌儿:指唐代女诗人鱼玄机。她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与李亿有婚约,但后来被李家休弃,于是成为李家的歌妓。 ②玉雪:比喻女子皮肤白净。 ③偷得:从别人那里学来。 ④伊凉队:唐玄宗时宫廷乐队中的一种乐部,因演奏的音乐为“伊水凉泉”,故名。 ⑤赏析:诗的前两句是说,听说秦筝的名曲最有名,秦筝的声音如玉洁雪纯,真是可怜。后两句说,自从我从江南学得那支曲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