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风物数江乡,枫叶芦花正着霜。
未放归舟先一笑,画图喜见石湖庄。

【注释】

1.杂画:指图画。三首:此诗是第三篇,共三首。

2.深秋:深秋时节。

3.物数:景物众多。

4.江乡:即江南乡村,这里指浙江一带水乡。

5.枫叶:秋天的树叶,多红色,故称。

6.芦花:芦荻花,白色。

7.着霜:被霜覆盖。

8.归舟:归来的船。

9.一笑:高兴的样子。

10.石湖庄:在浙江湖州南屏山北麓,有著名的白鹤观、石湖书院等古迹。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题”为引子,写眼前之景,然后才点出“杂画”二字。前两句写深秋时节江南的水乡景色;三四句写游人观赏杂画时的喜悦之情;最后两句点明题画的主旨,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深秋风物数江乡,枫叶芦花正着霜。”这两句从“物”字落笔,先写江南水乡深秋季节的景色。“秋风物”,即风物风光。“数”是众多。“数”字用得极好,它既表明了作者所见之物众多,又表明了他对这一景象的感受。因为只有当“物”众多时,才会感到“数”。“深秋”是时间概念,而“物数”是空间范围,二者结合,便构成了一幅深秋江乡的全景图。接着就具体描绘这幅图。“枫叶芦花正着霜”,这后一句是前一句的具体化和深化。“着霜”是枫叶芦花的特征。诗人把“枫叶芦花”放在“霜”字之前,是为了突出其特征,使读者一望而知。同时,“着霜”二字,还使人联想到萧瑟凄凉的景象。

“未放归舟先一笑,画图喜见石湖庄。”这两句紧承上两句而来,写游人看到杂画后的心情。“未放归舟”是指还没有回到家中,所以“先笑”。这里的“先笑”,是说游人看了画之后非常高兴。“笑”,是一种感情状态,是心情舒畅的表现。“先笑”,表明心情之畅快,与前面所写的秋景之萧瑟形成强烈的对照。“画图喜见”四字,点出了游人之所以“先笑”的原因。原来,游人是专程来观赏这幅画的,所以看到画上所画的“石湖庄”时,自然会感到十分高兴。“石湖庄”就是上面提到的“石湖”。石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岸,因宋代诗人林逋隐居于此而得名。诗人在这里看到的石湖庄,当然不是实存的石湖山庄,而只是画上的石湖庄,但这样也好,因为这更增加了游人的兴趣。因为游人知道,要看到真实的石湖,还需要到杭州去。而眼前的画上,却已隐隐约约地呈现了石湖的风貌,这不能不使人心醉神迷!

这首诗写得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特别是最后两句,更是妙趣横生。诗人把看画和想象中的游历结合在一起,使画面显得更为逼真可爱,也更富有诗情画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