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琬
【诗句释义】 1. 一春:春天。 2. 凡百:一切。 3. 俱如昨:一切都如以前一样。 4. 惟增:只有。 5. 鬓发斑:头发花白了。 6. 养疴(kē):养病休息。 7. 须小忍:要稍微忍耐一下。 8. 作活:做事,做活。 9. 常悭(qiān):经常节约。 10. 屋角笼嘉树:屋檐下有美丽的树木。 11. 墙隅出乱山:墙根处有乱石和山峰。 12. 幽栖:隐居在幽静的地方。 13. 了无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语言特点、作者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应先理解诗意,再结合注解和注释翻译诗句,最后分析情感。 首句中,饕风号北牖——饕风,即猛烈的西北风;北牖,指北窗。饕风在北牖呼啸,形容风势很大。快雪压前檐——前檐,屋檐前面的地方。快雪压在前檐
注释: 逸兴老逾长,终朝检挍忙。 与花经地界,代笋设垣墙。 窗为看山彻,符因调水藏。 呼童理荒秽,净讫旋移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情景。首句"逸兴老逾长,终朝检挍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第二句"与花经地界,代笋设垣墙"则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欣赏自然之美的过程。第三句"窗为看山彻,符因调水藏"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观景的情境。最后两句"呼童理荒秽
【注释】 感事四首 其四: 太白犹芒角,天心讵可知。 舆儓皆仕宦,保社渐流移。 反侧情难测,诛求力不支。 病身方忍死,愿见凯旋时。 赏析: 《感事》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八首。此为第四首。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之情,以及对于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 太白犹芒角,天心讵可知。 太白,即北斗星,古人以之象征朝廷,此处指朝廷。 芒角,指北斗七星
【注释】 东邻小饮:指诗人与邻居饮酒。 江岸春无限,邻家路不迂:春天的景色无边无际;邻居家的路没有走远。 招携缘社肉:邀请邻居携带食物共食。 拱揖有村儒:拱手作揖,表示对村中读书人的敬意。 花柳资吟啸,衣冠入画图:花木为吟诗之伴,衣冠如画中人物。 暮归犹老健,茗艼不须扶:傍晚归来依然精神焕发,不需扶持。 艼:茶具。 【赏析】 《东邻小饮》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在淳熙十四年(1187)所作五律
下面是这首诗《感事四首 其一》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1. 闻道征南将,群推颇牧良:听说朝廷征召了一位杰出的将领,众人一致推荐他,认为他非常优秀。 2. 旌旗昏白昼,歌吹沸斜阳:军队的旗帜在白昼下仍然显得暗淡,士兵们的歌声和鼓声在夕阳下回荡。 3. 少府持筹急,中权运策长:年轻的官员(少府)急于行动,而资深官员(中权)则能从容策划。 4. 王师无战阵,坐见井蛙亡:由于没有战斗
【注释】 客至:客人来了。 快雪初晴后:刚下过一场雪,天空放晴。 素交:旧时称朋友间无利害关系的交往。 食盘登菜果:吃饭时,盘子中盛满了新鲜蔬菜瓜果。 饮具列陶匏:餐具是陶器和匏瓜制成的。 砚沼微融冻:砚台里的水已经融化了。 盆花渐吐苞:盆中的花朵逐渐开放了。 道气:高洁的品格。 玄白不相嘲:彼此不相互讥刺。 【赏析】 这首《客至》诗描写了诗人对主人热情款待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的赞美之情。
东轩二首 其二 阶草方争茁,瓶梅乍就蔫。 忍穷差省事,养拙但随缘。 美睡支藤几,闲游借竹箯。 家人挑野荠,晚饭最欣然。 注释: 阶草:台阶上的草。 方争茁:刚刚发芽。 瓶梅:插在花瓶里的梅花。 乍:副词,表示突然或不久。 省:同“省”,节约。 养拙:保持拙朴的本性。 支:支撑。 箯:盛放东西的竹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家中的生活情景。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家中的景象和生活状态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题目是《晚归山庄》。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遥望尧山路,轻舟向草堂。 - "遥望"表示作者在远处眺望,心中充满了对尧山和草堂的思念之情。 - "轻舟"指的是小船,可能是作者乘坐的小舟。 - "向草堂"说明作者正朝着草堂的方向前进。 2. 鸡声小聚落,树色古陂塘。 - "鸡声"指的是鸡鸣的声音,可能是因为夜晚的到来或者是作者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鸡鸣声。 -
注释: 感事四首 其二:日者凶门凿,于今未奏功。 啼乌栖幕上,巢燕乳林中。 刍牧三方遍,征徭万国同。 庙堂频旰食,何以慰宸衷。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感事》诗组中的第二首。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之情。 第一句“日者凶门凿”,指的是战争时期,国家遭受战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第二句“于今未奏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战事未能取得胜利的失望和无奈。 第三句“啼乌栖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