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来会
【注释】 中州:这里指中原,泛指河南、河北一带。信阳山行:作者在信阳山游览时所写的诗。 历尽:遍游。不计程:不计较路程长短。 肩舆:用肩抬着的轿子。傍:靠近。 石径:石头砌成的小路。树杪:树叶尖儿。 远岫(xiù):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峰。横烟:横亘在空中的烟雾。人早爨(cuàn):人们很早就开始做饭。爨,烧火做饭。 深林:茂密的树林深处。激溜:湍急的流水声。长鸣:长时间地响。 尘埃:尘土
注释: 1. 嵚崎石蹬倚高楼: 指登上高山,俯瞰四周的景色。 2. 楚国春生一望收: 形容景色壮丽,令人心旷神怡。 3. 直上高楼最高处: 形容诗人登上高楼,站在高处,俯瞰四周的美景。 4. 平湖门外大江流: 描写了平湖门外的大江奔腾不息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春日的武昌景色,诗人通过攀登高山、俯瞰四周的方式,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
嵚崎石蹬倚高楼,楚国春生一望收。 直上高楼最高处,平湖门外大江流。
历尽中州不计程,信阳已过更南征。 肩舆每傍山腰转,石径时临树杪行。 远岫横烟人早爨,深林激溜水长鸣。 尘埃不到居堪卜,役役空惭志未成
清代诗人宋来会,字清源,一字清远,号秋圃,是雍正癸卯年的拔贡。宋来会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是在诗歌方面有着丰富的创作与深刻的造诣。 宋来会的生平和文学贡献,尤其是他的《信阳山行》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及独特的艺术风格。《信阳山行》这首诗不仅在艺术形式上表现了高超的技巧,而且在内容上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个人志向的追求。诗中描绘了信阳山行中的所见所感,从石径、树杪到深林激溜
清代诗人宋来会,字清源,一字清远,号秋圃,是雍正癸卯年的拔贡。宋来会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是在诗歌方面有着丰富的创作与深刻的造诣。 宋来会的生平和文学贡献,尤其是他的《信阳山行》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及独特的艺术风格。《信阳山行》这首诗不仅在艺术形式上表现了高超的技巧,而且在内容上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个人志向的追求。诗中描绘了信阳山行中的所见所感,从石径、树杪到深林激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