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福骏
【注释】 1.凉镫:明亮的灯笼。清漏:指夜深人静时分。隔屏山:屏风上的山峰。 2.人自关心花自闲:诗人自己却无心赏玩,而花儿却自在地开放。 3.长空:辽阔的天空,这里泛指边塞。闻雁过:听到大雁南飞的声音。 4.羽书:军中的紧急文书,这里借指战报。还:归来。 【赏析】 此诗是一首思乡怀归之作,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凉镫”点时令,说明时节为秋夜,“清漏”点环境,说明是在深夜
【注释】 帝城:京都。行:路。渐近:越来越近。驰道:皇帝车马所经过的道路。长河:指护城河。寺:寺庙。古红门:旧时官府的正门。黯:昏暗。边色:边关景色。征驼:远征的骆驼。闺中语:女子的话。燕赵:指北方的燕地和赵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所作,诗题即表明了这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诗人由眼前所见之景而引起联想和感慨,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忧虑。诗的前两句,写从长安出发,一路西行的见闻
【注释】 凉镫——清冷的灯笼。 清漏——指计时用的漏壶,这里借代时间的流逝。 隔屏山——隔着屏风,像一座座小山似的。 人自关心花自闲——人们自己关心着国家大事而忙碌,而花儿却自由自在地开落。 长空——广阔的天空。 羽书还——用羽毛制成的书信。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在秋天的一个晚上怀念起过去与友人相聚的情景来。“人自关心国事忙,我怜寂寞花自芳。”首句以景起兴,点明时节为秋夜
【注释】 1、“绿天”句:绿天的画卷想借用名庵,以消除世俗烦恼。湘管:湘竹制作的笔管。苔笺:用青苔染成的纸,即所谓“苔笺”。 2、“静里”句:在寂静里清幽的阳光照耀着砚台北边,画中秋天的色彩令人想起了江南水乡。 3、“诗成”句:诗作完成时题上叶子上的香气还十分润泽,墨汁磨得人还可以感受到它的香味。 4、“最是”句:最使人感到伤感的是羊裙的旧物增添了许多伤感。 5、《芬陀》遗集
绿天便拟借名庵,湘管苔笺俗虑戡。 静里清阴分砚北,画中秋色忆江南。 诗成题叶香犹润,墨可磨人味自谙。 最是羊裙增旧感,《芬陀》遗集护瑶函
帝城行渐近,驰道带长河。 寺古红门黯,山秋黄叶多。 客心惊落雁,边色见征驼。 笑我闺中语,何知燕赵歌。
何福骏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明代诗人。何福骏字君粲,是直隶按察司经历辉绅女,同时也是江阴光绪壬辰进士、编修和湖州知府夏孙桐的室家。以下是何福骏的相关介绍: 1. 生平背景:《涿州道中·帝城行渐近》一诗反映了何福骏作为清代诗人的身份。这首诗描绘了帝都景象,展现了他的文人气质和对时局的深刻思考。 2. 文学成就:何福骏的诗词全集收录了他的许多代表作,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厚造诣
何福骏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明代诗人。何福骏字君粲,是直隶按察司经历辉绅女,同时也是江阴光绪壬辰进士、编修和湖州知府夏孙桐的室家。以下是何福骏的相关介绍: 1. 生平背景:《涿州道中·帝城行渐近》一诗反映了何福骏作为清代诗人的身份。这首诗描绘了帝都景象,展现了他的文人气质和对时局的深刻思考。 2. 文学成就:何福骏的诗词全集收录了他的许多代表作,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厚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