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彦约
【注释】 1. 总领户部杨公:指杨继宗。杨继宗,字伯厚,号东园先生,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进士,曾任户部侍郎、吏部尚书等职,因得罪严嵩被贬为贵州参政,后改福建按察使。他为人正直廉洁,敢于直言进谏,深受百姓爱戴,死后追封太子太保、少保,谥文恪。 2. 二昆同唱第:指杨继宗与两个弟弟杨继盛、杨继芳同时考中进士。唱第,科举考试中的名次先后,以“唱”表示。 3. 短世不堪言:世道艰难,难以承受。
注释: 混一开群策,忧勤损万年:统一天下,制定策略,为国家操劳,耗尽了寿命。 衣冠藏禹穴,历数袭尧天:帝王的服饰收藏在禹王的洞穴中,国家的大计延续着尧帝时代的光辉。 密定诒谋议,难留厌世仙:秘密地制定国家大计和谋略,难以留住一个厌倦尘世的神仙。 乌号攀莫及,有泪彻渊泉:用乌鸦的羽翅攀援,却赶不上;有泪水洒满了深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皇帝的词,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怀念之情
逐句释义 1. 谫谫群情便:谫谫形容人平庸,不足以引起注意。群情便表示众人都倾向于某种观点或态度。 2. 峣峣俗眼惊:峣峣形容词,指出众或者显眼。俗眼指的是普通大众的见识或眼光。惊表示被这些见识或眼光震惊。 3. 此身无利钝:此身指自己的身体或身份。利钝是锋利和迟钝的比喻,用来形容自己没有明显的长处和短处。 4. 于国要忠诚:于国表示对国家的忠诚。忠表示忠诚。 5. 得力平生学
【注释】 “山晚浮云合”二句:诗人登山望远,只见山中云雾缭绕,仿佛与山顶连在一起。“天寒鸧鸹呼”,诗人看到天冷时,野鸟叫声凄厉哀怨。这两句写诗人登山所见的景色。 “世人共卤莽”二句:诗人看到山中人烟稀少,一片荒凉景象。这两句描写诗人在山中所见之人。 “衰谢身何补”二句:诗人看到自己衰老了,但无法改变现状,只能叹息而已。这两句描写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所过凭问讯”二句:诗人路过这里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中重要词语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考生对诗歌逐句进行注解并加以赏析,所以需要考生先写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再结合诗句的内容进行分析。 “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中的注释:惊蛰后下雪;去拜访徐孟坚,没有遇上,等待了好久。赏析:诗人在春天到来之时,因思念友人而冒雪去访问,但未能见到朋友
【注释】 1. 出处权轻重:出自于朝廷的权力大小。 2. 我官浑漫浪:我的官职很随便。 3. 公道要分明:公平正义要分清。 4. 忠定名先正:忠诚正直的人名声在先。 5. 奸谀魄自惊:奸诈谄媚的人魂不附体,感到害怕。 6. 元祐事:指元祐年间的事情。 7. 千古欠哀荣:永远的遗憾,对历史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和荣耀。 【赏析】 此诗是赵崇宪写给权德舆的挽词三首中的第二首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 舒郡(指苏州)惊冬节,吴门(指苏州)忆岁时。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注释:在冬至这一天,我因为滞留在苏州而感到惊讶;苏州的冬天来临了,我却在这里思念家乡。天气寒冷,苏州城的城门很早就关闭了;冰冻使得水流缓慢。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注释:我再次向兄长行礼祝寿,同时也想念着母亲对我的慈爱。到了年底,我仍然是客居他乡
【注释】 ①故经略:所以有经略之职。赵崇宪:字子皋,华文县(今陕西韩城)人。北宋初年宰相,以文学闻名于世。②儒科:科举制度中关于儒家学说的科目。嫡传:指正宗、正统。③落落:高傲的样子。④韩范:指韩琦与范仲淹。⑤涧瀍:即瀍涧。⑥衣冠:指官服和帽子。⑦称:称赞。 【赏析】 《宋史•赵崇宪传》云:“崇宪少喜学,尤工于诗。为文简古雅正,其诗亦类此。然性孤峭,不乐仕进。”本诗就是他任经略华文时所作的挽词
诗句原文如下: 百六消氛雾,东南立际蟠。 译文为: 百六日消去的雾气,东南方向确立着国家的疆界。 注释解释: 百六:农历六月,古代认为这个月有消除不祥之气的作用。 消:去掉 氛雾:云雾 东南:指中国东南地区,即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 立际:树立边界 际:这里指的是边疆或国界 赏析: 曹彦约通过描绘百六日的景象,象征性地表达了国家在此时能够除去困境,迎来希望。东南立际的描写
【注释】 遣将追贼何公桥:派将领去追剿盗贼。何公桥:地名,在今安徽六安一带。 迟尔停车久:你(指何公桥)停车停留的时间很长了。迟:停留。尔:你。 偷生恐未然:苟且偷生恐怕还没有结束啊。 皇威三令后:皇帝的威严三次下令之后。 民瘼万端前:百姓的痛苦千头万绪。瘼:疾苦。 貔虎烟尘地:像猛虎一样凶猛的烟尘弥漫的地方。貔虎:猛兽名,比喻勇猛。 猩鼯雨雾天:像猩猩和鼯鼠一样的雨水和雾气笼罩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