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镇
【注释】 悬厓:悬崖峭壁。 图:画。 偃蹇(yǎn jiǎn):弯曲,不直貌。这里是形容松树挺拔而高。 支离:散乱。 摇风洒雨:风吹雨打。几时休:何时才停止。 转身:回身。 青山:指高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悬厓松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首句“悬厓松图”,直接点出主题,即悬厓松。悬厓,是悬崖峭壁的意思,这里指的就是那棵高大挺拔,不畏风雨的松树。 颔联“偃蹇支离不耐秋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通过描绘明月湾的自然风光和诗人自身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明月湾 - 月华滟滟水悠悠:月光洒满江面,江水缓缓流淌。月华滟滟形容月光明亮耀眼,水悠悠形容江水流动缓慢。 - 圆月沉时曙色浮:当月亮落下,天边逐渐亮起曙光。圆月沉时指的是月亮即将消失在地平线下,曙色浮指曙光开始显现。 - 自笑驱驰亦如月:我自嘲地想
【注释】 雨歇:雨水停止。重林:茂密的树林。烟树湿:树木被雨雾笼罩,显得湿漉漉的。风来:风开始吹拂。虚阁:空荡荡的屋舍。晚窗凉:傍晚时透入窗户的清风凉爽而宜人。幽人:幽居的人,指隐士。阑干:栏杆。倚遍:倚靠了又倚靠。始识:最后才认识到。山中兴味长:在山林中领略到了深长的意味。 【赏析】 诗是一首题画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首句“雨歇”点明天气转晴。“雨歇重林”既写出了雨后的景色
青浮山 孤山七十布西东,水面奇形独不同。 几向崚嶒高处望,青螺浮在太湖中。 注释: 1. 孤山七十布西东:形容孤山的地形特点,即孤山的形状如同棋盘上的棋子,分布着七座山峰,东西走向。 2. 水面奇形独不同:形容太湖的水面呈现出奇特的形状,与众不同。 3. 几向崚嶒高处望:表示多次站在高高的山顶上远望。 4. 青螺浮在太湖中:形容太湖中有一个像青螺一样的东西,静静地漂浮着。 赏析:
注释:千仞山崖高耸,山峰似乎要倾倒下来,飞流直下,溅在人眼睛里,就像雪花一样晶莹剔透。 长风卷起云层,向远方吹去,化作了天台的暮雨声。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高耸的山峰,飞瀑如雪,云海翻腾,都构成了一幅壮阔的图画。诗人用“千仞颠厓”、“飞流溅眼”等词语生动地表达了这种壮观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而宏大,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
题画十首 灌木苍藤护草堂,流泉汩汩绕渔梁。书声遥送斜阳里,谁道空山白昼长。 释义:在茂密的灌木和苍藤的掩映下,草堂显得更加幽静;清冽的泉水潺潺流淌,绕过小桥流向远方。那悠扬的书声随着落日余晖,在空寂的山谷里回响。谁能说空寂的山谷中白昼比黄昏还要漫长呢? 注释:灌木:指茂密的灌木丛。苍藤:泛指藤类植物。护:遮蔽。流泉:指山间泉水。汩汩:水声流动的样子。渔梁:指小木桥。书声:指读书的声音。遥送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并分析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如本诗的注释、译文、赏析等,然后根据注解信息和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具体分析。“翠羽参差自一丛”的意思是:翠绿色的羽毛参差不齐地从竹丛中生长出来。“开图忽睹题痕处”的意思是:打开画卷忽然看到题有字的地方。“羡杀当年笑笑翁”的意思是:我真羡慕当年那会心一笑的笑笑翁啊!“翠羽”,即“翠翎”,这里指竹叶
子昂仿陆探微 客子行吟径路幽,一声啄木绿阴稠。 芙蓉倒映空江色,危立溪头几点鸥。 译文: 诗人以客子的身份,行走在幽深的小路上,他一边吟诵着诗篇,一边观察周围的环境。突然他听到一声啄木声,抬头一看却发现是一棵大树上的一只啄木鸟正在忙碌着。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建,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通俗。 诗句释义: 1. 方方壶画:这里的“方方”可能是指一种形状或风格,而“壶画”则指的是以壶为形的画作。整句诗的意思是描绘一幅以壶为造型的画作,形象生动。 2. 罨画岧峣倚碧空:罨画,即以水彩或墨汁绘制在布帛上的图画;岧峣,形容山高耸入云。整句诗的意思是这幅画挂在高处,与碧蓝的天空相映成趣。 3. 青娥高髻出瑶宫:青娥
这是一首描绘山林景色、表达隐者生活情趣的诗。 万木凋残众岭寒,诛茅栖息易为安。 注释:山林中的万木都凋零枯萎,只有这群山岭还保持着寒冷的气候,隐居在此的人,很容易感到安稳。 朝来犹有寻幽者,不畏崎岖磴百盘。 注释:清晨还有人追寻那幽深的景色,他们不怕曲折蜿蜒、盘山路险,继续寻找心中的美景。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山林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隐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