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羽参差自一丛,湘江清影澹微风。
开图忽睹题痕处,羡杀当年笑笑翁。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并分析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如本诗的注释、译文、赏析等,然后根据注解信息和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具体分析。“翠羽参差自一丛”的意思是:翠绿色的羽毛参差不齐地从竹丛中生长出来。“开图忽睹题痕处”的意思是:打开画卷忽然看到题有字的地方。“羡杀当年笑笑翁”的意思是:我真羡慕当年那会心一笑的笑笑翁啊!“翠羽”,即“翠翎”,这里指竹叶;“参差”是长短不齐的意思,这里指竹叶参差不齐的样子;“湘江清影澹微风”的意思是:湘江的清波泛着微风,摇曳着竹叶的影子。“开图忽睹题痕处”,这是说在画卷上忽然看到了作者题词之处。“羡杀当年笑笑翁”,是说真羡慕当年那位会心一笑的老翁。此句是说自己看到画中竹子不禁想起老翁了。诗人因见画而思人,想到当年与老翁一同欣赏竹子的情景。
【答案】
译文:
翠绿的羽毛参差不齐生长在竹丛中,湘江的清波泛着微风,摇曳着竹叶的影子。打开画卷忽然看见题有字的地方,真羡慕当年那会心一笑的笑笑翁啊!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画竹,后两句写观图。诗中的“翠羽”、“湘江”、“清风”都是点明画面特征的词语。诗的前两句以“参差”形容翠羽,既点出竹叶的特点,又为下一句写竹叶倒垂于地作了铺垫。“清风”二字则暗示出画中竹叶随风摇曳的意境。“翠羽”是竹叶的颜色,“清风”是竹叶的动态。这两句描写细腻生动,使画中之竹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
后两句是观画之后的感想。“翠羽参差自一丛,湘江清影淡微风。”这两句诗通过“翠羽”“湘江”“清风”三个关键词,点出了画的主要内容——一幅竹石图。“翠羽”“清风”都暗示出竹叶的特征;而竹叶倒垂于地,则进一步突出了竹叶的特点。“湘江清影淡微风”一句,既写出了画的景致,也暗含了画中之人。“开图忽睹题痕处,羡杀当年笑笑翁”一句,更是点明了观画的目的。因为看到画中自己的名字,所以不禁想起了当年那会心一笑的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