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镇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用“云林点笔染秋山”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秋山景色,并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一种思乡和怀人的情怀。 我们来解析诗句。首句“云林点笔染秋山”,描绘了一幅深秋山水图景。诗人以淡墨勾勒出秋天的山峦,然后点上几笔,让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接着,“往道荆关今又还”,诗人回忆起曾经走过的荆门、关隘等地,如今又要回到这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
玉府仙姝倚淡妆,素衣一夕染玄霜。 相逢不讶姿容别,为住王家墨沼傍。 释义:玉府里的仙女倚靠在淡雅的妆容旁,她的素衣在一夜之间被染成了玄色。当我们相遇时,并不觉得惊讶,因为彼此的仪态容貌已经有所不同了,她现在住在王家旁边,成为了王家的墨池旁的一株梅树。 注释:玉府: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泛指神仙居所。淡妆:淡雅的妆容,这里指的是女子的妆容。玄霜:玄色,这里指黑色。王家:指王羲之。墨沼
注释:几许短缣,容得下丘壑的丘壑;郁郁葱葱,乔木丛林更衬群山。 王郎胸次好,应是识得此景之佳,但未能让我消得闲心。 赏析: 《王叔明卷》是一首咏王叔明的诗,王叔明就是宋代诗人王令。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美的山水画卷。首句“短缣几许容丘壑”,形容的是一幅图画,用几许来形容其长度,几许在这里是一个虚数词,用来表示大概的意思。“容”字在这里是容纳的意思,“丘”指山丘,“壑”指的是山谷
【注释】秋云如练:秋天的云彩如同白色的绢带,比喻秋天的天空。放鹤:让鹤飞翔。次韵:按照别人的诗词的韵律来作诗。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吴道子画的《秋山放鹤图》的基础上写的一首七绝。诗中以“秋云如练锁千山”起句,写山峦连绵,云雾缭绕,宛如白绢系于群峰之上;“楼阁重重水自湲”,写山间楼阁重重,溪水潺潺流淌。接着两句描写了溪边无人的宁静景象:“镇日溪桥无俗侣,杖藜扶鹤是高闲。”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
注释:郭忠恕的《万松仙馆图》描绘了一幅参差错落、云雾缭绕的画面。 译文:琳琅满目的仙馆坐落在碧绿的山间,云雾缠绕着疏松的树木,仿佛让人想要迷失在这片美景中。野老忘机,自来去,忽然惊起麋鹿,各自东西奔窜。 赏析:《万松仙馆图》是郭忠恕的作品,画面以万松仙馆为主体,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中的“参差”形容仙馆的建筑错落有致,与周围的自然景色相得益彰。而“云拥疏松望欲迷”则描绘了云雾缭绕
【注释】东轩:书房。高人:指隐士、隐者。朝市:朝廷与市场。冉冉:香气缓缓飘散的样子。 【赏析】这首诗写隐者耕云在东轩读书,以书香和竹香相随为乐趣。 次云林韵题耕云东轩读易图三首 其二 高人相对东轩下,竟日曾无朝市言。 几卷图书几竿竹,天香冉冉泛芳尊。 【译文】 隐士在东轩读书,终日不谈论朝市之事。 几卷书卷几根竹子,天香徐徐飘荡于杯中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慈里山居林屋西,绕山碧磴接丹梯。 - 注释:“慈里山”指的是某座山的名称,“山林小屋位于它的西边”说明这是一座山中的小居。“绕山碧磴”形容山路环绕四周,“接丹梯”则可能意味着山路陡峭或险峻。 - 译文:慈里山下的山林小屋位于山的西侧,环绕着的山路像绿色的丝带一样蜿蜒曲折,山路尽头直通山顶。 2. 几时桑柘深深圃,数里葭蒹狭狭溪。 - 注释:“桑柘”指种植的桑树和柘树
【注释】 载:驾。鹤:指鹤。烟霏(fēi):云气迷蒙貌。仙家:仙人之家,这里代指隐居之处。竹里鸡声:指隐士在竹林中的打鸣声。 【赏析】 马致远《岳阳楼》诗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首小令,正是表现了诗人的这种思想境界。 上片前两句是写景,首句点出“放鹤”,次句写“湖上”。鹤与舟,都是作者的物象。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写湖上的景色;然而,“放鹤”二字却透露出诗人的意趣所在
【注释】 子久:指王献之。元度:徐凝的字。卷:指《云山图》。 高,空阔。 疏磬:稀疏的磬声。林皋:山林中的水边或原野。 苍烟:浓密的烟雾或雾气。 【赏析】 此诗是写景之作。首句“木落空山秋气高”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万木凋零、空旷的山岭上秋气肃杀、令人凄寂的图象;次句“一声疏磬出林皋”,以“一声”“疏磬”突出了秋天的清冷与萧瑟;第三句“归帆点点知何处?”以归帆点点,暗示诗人在寻觅着什么
【注释】次云林韵题耕云东轩读易图三首 其一山堂昨夜起秋风,景物萧条便不同。岂是天公嫌冷淡,故将林木染黄红。 【赏析】《次云林韵题耕云东轩读易图三首·其一》是宋代诗人赵蕃的诗作。此诗写景抒情。前四句写秋夜景色,后四句抒发感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新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