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
【注释】 《东坡集》卷一○五:蔡君谟,名襄,字元长。余少时尝见其书《黄庭内景经》一卷,笔势圆劲飞动,如兼真、草、隶、篆为一字,当时号“小圣”。又尝见其书《孝经》一卷,笔迹劲健,法似道门中人。然此篇则又不同,盖其初学也。余尝戏作绝句云:“闻道东山有此君,袖中应得小蓬瀛。不知笔力能扛鼎,何如堂下双麒麟。”伯生即虞伯生。义兴王子明,名端。 【赏析】 此为东坡题蔡襄《梦中诗帖》后所撰之诗,共九首之一
【注释】 秋云罨画间:指张公洞周围的山石,像被秋云笼罩着的画一般。 东皇衣:传说中主管人间春神的神仙。 玉女盆盛人鸟山:指洞中的仙女们,把人们想象成是天上的人鸟,在玉女盆里生活。 投龙往往祝金环:指道士们常常向龙祈祷,希望它们不要喷火伤人。 茅家小吏:指诗人自己,当时他住在张公洞附近的茅舍。 弭节:指停车。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同游张公洞的情景。首句写登山入洞,二句写洞口景色,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黄公泉》。诗中描绘了黄公泉的美丽景色和历史背景。 黄公泉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一个古老的泉水。据传,这里是黄公炼药的地方,因此得名。这里的泉水清澈碧绿,水质优良,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诗句释义: - 黄公:这里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黄公,他曾经在这里炼制药草。 - 炼药处:指黄公在此炼制药物的地方,也象征着这里与医药文化紧密相连。 - 遗井兹邱上
王子明求题高侍郎雨竹 墨迹留痕映竹翠,夜忆巴山烛影微 1. 诗作原文 雨立修篁似戟枝,墨君留影故僛僛。 房山祇忆巴山夜,及见官奴把烛时。 2. 词语注释 - 雨竹:指雨后生长的竹子。 - 戟枝:挺拔如戟的竹子。 - 墨君:此处指诗人自己。 - 僛僛:形容竹子随风摇曳的样子。 3. 诗作译文 雨后竹林挺拔如戟般矗立,我留下的身影如同竹叶在风中摇曳。只记得巴山夜深时,看见官人手持蜡烛。 4.
赠倪元镇 庞公有名言,鱼鸟托栖止。 子有丘壑趣,文弱与时背。 强梁方蛇吞,贪黩亦虎噬。 何以犯多难,适为田业累。 深泥没老象,自拔须勇志。 连环将谁解,旦暮迭兴废。 所以明哲徒,置身兴废外。 贤者蘧伯玉,知非复何悔。 注释: 1. 庞公:指东汉末年的名士庞德公,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智慧闻名。 2. 鱼鸟: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3. 丘壑:山水之美,引申为隐居生活。 4. 强梁:强硬霸道的人
夕佳楼 西山朝气爽,南山夕气佳。 朝爽人共欣,夕佳吾所怀。 山僧阅世久,结庐深避乖。 蕙楼将对峙,菌阁亦双排。 维南列崇阜,不受烟岚霾。 我亦迟暮人,心迹倦鸟偕。 兹焉记高躅,庶与静者谐。 注释: - 西山朝气爽,南山夕气佳。形容西山清晨和傍晚时分的景象。朝气爽,指的是早晨时阳光明媚;夕气佳,则是指傍晚时分景色宜人。 - 朝爽人共欣,夕佳吾所怀。早上的美景让人感到欣喜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的诗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橘林千黄金,林静路逾僻。” - 橘林:指代一个种植着橘子树的地方。 - 千黄金:形容橘子树长得非常茂盛,金黄色的叶子和果实像金子一样灿烂。 - 林静路逾僻:描述了这个地方的安静和偏僻。"林静"指的是树林中寂静无声,"路逾僻"表示这条路很少有人走,因此显得特别安静、幽静。 第二句:“忽临消夏湾,云海浩如积。” -
【注释】 溔㵿:水深而广。鱼龙戏:形容湖水清澈如镜,可以映照出水中鱼龙的形象。 并吞:指湖面宽阔无边。三万顷:约计为3000顷左右。 小曲:指《清平乐》等小曲调的乐曲。 鸱夷子:即范蠡,字少伯,春秋末年越国大夫,以功封上将军,后弃官泛舟太湖,变名姓为鸱夷子(陶朱公),经商致富而退隐。 西山麓:指西施的采莲处,在苏州市吴县西南,太湖之滨。 【赏析】 此诗是诗人泛舟太湖时有感而作。首句写湖水的澄澈
毛公坛 方坛荫奇竹,俨彼毛骨秀。 想见黄眉公,时来濯冰溜。 一往不可得,尚问何日又。 注释:在毛公坛上,方坛四周长满了奇形怪状的竹子,它们犹如毛公的骨骼一样挺拔秀丽。我想象着那些长者,他们如同传说中的“黄眉老人”,时常来到这冰溜旁沐浴。然而,一旦离去,就再也见不到了,所以我想知道,什么时候还能见到这些仙人呢?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向往和期待。首先
华山寺有三口水井(三泉),这寺庙因华山而闻名,每口水井都灵验非凡。 会昌年号的碑文和文字被毁坏,但它们依然保存在窗户下。 曷以信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