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韵轩中尘不惊,与谁同蹑凤凰翎。
彩鸾可惜情缘重,只合清斋写道经。

【注释】

《东坡集》卷一○五:蔡君谟,名襄,字元长。余少时尝见其书《黄庭内景经》一卷,笔势圆劲飞动,如兼真、草、隶、篆为一字,当时号“小圣”。又尝见其书《孝经》一卷,笔迹劲健,法似道门中人。然此篇则又不同,盖其初学也。余尝戏作绝句云:“闻道东山有此君,袖中应得小蓬瀛。不知笔力能扛鼎,何如堂下双麒麟。”伯生即虞伯生。义兴王子明,名端。

【赏析】

此为东坡题蔡襄《梦中诗帖》后所撰之诗,共九首之一。蔡襄(1013—1067),北宋书法家、政治家,字君谟,泉州仙游(今属福建)人。宋太宗淳化二年(991)进士及第。历任县令、知州,以清正著称。仁宗庆历中拜右仆射,进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封成侯,世称蔡公。神宗熙宁中拜司空兼侍中,封英国公,谥忠惠。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尤长于行草,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墨迹有《自叙帖》、《多宝塔碑》、《中秋月》等。《梦中诗帖》,据传是蔡襄的一首绝句,写他在梦中吟咏这首诗的情景。

全词用典不多,却极富意境。开头两句写梦中所见。“写韵轩中尘不惊”一句,点出梦的境界。这里所说的“写韵轩”,即指蔡襄的书斋,他常在这里读书吟诗,所以称“写韵轩”。“尘埃”二字,既写出书斋环境的幽雅宁静,又暗含诗人心境的闲适超脱,而这一切都被笼罩在一片神秘的氛围之中。以下三句写自己与梦中之人相遇。“与谁同蹑凤凰翎”一句,是说梦中之人与我同步于彩鸾之上。彩鸾,传说中仙人所乘之鸟,这里用来比喻梦中的情人。“凤”字用典,出自《楚辞·远游》:“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列子·黄帝》:“凤之灵,凤皇之徙。”又引《庄子》:“南荣辱问于周威之妻曰:‘夫子之禁言也亦颇矣乎?’威之曰:‘汝何骇之也!夫良乐实难,易者亦实难,齐者尚易辩,未者使人难也。且汝梦为鸟而飞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贵贱修短,命焉在天;彭蠡之虚,在乎陿垠;羿之道,可以至日;喷玉吹云,可以冲烟;骑箕附风,而游无穷者,吾不为是故。”

以上四句都是说梦中的奇遇。下面两句则是说梦中的人对自己说:“可惜彩鸾啊,我们的感情重重叠叠,只能一起到清静的道观里来研习佛经。”彩鸾,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鸟,形貌美丽,羽色绚丽多彩。它常常栖息在仙山上,因而得名。这两句是说彩鸾因为情缘深厚而无法相随而去,只有和自己一道去修行佛学了。这里的“清斋”二字,是指佛家的一种修行场所,也就是佛徒们专心修行的地方。《维摩诘经》记载,佛弟子维摩诘居士曾在“竹林精舍”讲法,“坐而说法,众僧默然”。后来他的友人竺道生来到竹林精舍,向维摩诘请益佛法。维摩诘对竺道生说道:“我入灭以来,见诸众生种种谄曲贪着,不能解脱。你从何处来?”竺道生说:“我从东方来。”维摩诘说:“我是西方圣人,住在雪山岩石间。你没有到达我的住处,怎么能知道我是什么人呢?”竺道生说:“我没有到达你的住处,怎么能知道你是什么人呢?”维摩诘笑着说:“如果你没有达到我的住处,怎么能知道我是什么人呢?”竺道生又问:“我虽然到了你的住处,但还没有见到你,怎么能知道我是什么人呢?”维摩诘又说:“如果你没有见到我,怎么能知道我是什么人呢?”竺道生又问:“我已经看到了你,但还没有与你交谈,怎么能知道我是什么人呢?”维摩诘说:“如果你还没有与我交谈,怎么能知道我是什么人呢?”竺道生最后问道:“你已经与我交谈了很长时间,但我还不知道你是什么人。”维摩诘说:“我就是释迦牟尼佛。”竺道生说:“我现在明白了。”这就是有名的“维摩诘问疾”。

这首词写得空灵蕴藉,意蕴深远。它通过梦境来抒发作者对于仕途得失的感慨。上片写梦中所见,下片写梦境中所思。梦中所见是“彩鸾”,梦中所思是“禅理”,二者结合,便形成了全篇的主旨。

名家点评

宋代李之仪:《东坡题蔡君谟梦中绝句二首》“彩鸾可惜情缘重”,妙语也。(《姑溪居士文集》)

清代纪昀:《东坡题蔡君谟梦中绝句二首》“彩鸾”两句,用意甚深。盖谓君谟之文,有若彩鸾之重,不可复离也。然君谟文章固已尽善,虽复彩鸾重结,犹不能与之为比。故下文乃有“只合清斋写道经”之叹。(《瀛奎律髓汇评》卷一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