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种玉
【注释】 参列:参加。 东京:指京城,即东京洛阳。孔圣纪念祭:在孔庙举行的祭孔活动。 仓仓:仓皇,匆忙的样子,这里指仓皇受命赴京师。 释奠仪:古代学校开学时,皇帝亲临太学行释奠礼的仪式。 最幸:庆幸。 斯文:儒家经典。 今有主:现在有了主持者。 维持:保护、维持。 昌期:兴盛之时,比喻太平盛世。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被贬谪黄州时所作。当时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及情感,最后结合写作背景等作答。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大观阁时有感而发,表达了诗人对大观阁的赞美之情。首句点题,写大观阁之高;二句写大观阁之雄伟壮观;三句写大观阁之难得;四句写大观阁之美;五句写大观阁之繁荣;六句写诗人的豪情壮志;末句以谦虚之语作结。 【答案】 (1)题意
仓仓奉命赴京师,追远趋陪释奠仪。 最幸斯文今有主,维持圣学待昌期。
高阁巍峨耸碧霄,云山四面尽来朝。 如斯福地真难得,好个洞天岂易描。 文阵雄师呼笔战,词坛健将以旌招。 眼前八景争题壁,愧我雕龙学未饶
李种玉,字稼农。 清台北三重埔人。 光绪十七年(1891)参加台北府试,取进县学;二十年(1894)列选为优贡生。 日本治台后,于明治廿八年(1895)出任保良局帮办事务嘱托,明治卅年(1897)总督府佩授绅章,并被推举为三重埔保良局局长。 明治卅三年(1900)入国语学校担任教务嘱托,教授汉文、习字,提携学子甚众。 曾与谢雪渔茂才代表台湾儒士,赴日本参列汤岛圣堂孔子大祭
李种玉,字稼农。 清台北三重埔人。 光绪十七年(1891)参加台北府试,取进县学;二十年(1894)列选为优贡生。 日本治台后,于明治廿八年(1895)出任保良局帮办事务嘱托,明治卅年(1897)总督府佩授绅章,并被推举为三重埔保良局局长。 明治卅三年(1900)入国语学校担任教务嘱托,教授汉文、习字,提携学子甚众。 曾与谢雪渔茂才代表台湾儒士,赴日本参列汤岛圣堂孔子大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