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经
古华以桃核石索题石为阮湘圃封公所贻 窃而食之方朔桃,桃核纷向云中抛: 窃取桃核,投掷云中,象征性地表示对仙翁的敬仰。 铿然堕地化为石,淮上仙翁初拾得: 桃核落地,化成石头,象征着仙翁的珍视和珍爱。 传观一座人咸惊,无人识是衡星精: 观看的人们都被这一景象所震撼,却不知道这是什么珍贵的石头。 小石果蓏艮取义,石不能言以形示: 小石头就像水果一样,形状独特,但它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义。
注释: 晓雨坐云林方丈:晓,清晨;坐,静坐;云林,指寺院;方丈,僧房。 一夜不成寐,上方钟又闻:一宿没有入睡,听到上方的钟声。 气蒸丛薄雨,寒压乱山云:丛薄,草木茂密的地方;寒压,寒冷压迫。 晓色侵眉冷,秋声到耳分:早晨的景色映入眉毛,秋天的声音传到耳朵。 何妨学弥勒,禅饮坐微醺:为什么不学习弥勒佛,在禅坐中享受微醺的快乐呢?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清晨在寺院中的情景。诗人在一夜未眠后
窃而食之方朔桃,桃核纷向云中抛。 铿然堕地化为石,淮上仙翁初拾得。 传观一座人咸惊,无人识是衡星精。 小石果蓏艮取义,石不能言以形示。 磊落中含玉液温,仙翁宝更逾瑶琨。 何时莹然入君手,好向西池奉阿母。 君先绘有丹荔图,合成双璧图不孤。 只恐骊龙夜破梦,错认遗珠爪攫弄。 题笺我亦思好春,桃叶桃根半化尘。 幻想此核种傥活,劳君咒以生花笔
一夜不成寐,上方钟又闻。 气蒸丛薄雨,寒压乱山云。 晓色侵眉冷,秋声到耳分。 何妨学弥勒,禅饮坐微醺。
汪大经是清代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是一位具有重要艺术成就的诗人和书画家。汪大经生于1741年,卒于1809年,他不仅是清朝时期的杰出人物,也是中国文艺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以下是关于汪大经的介绍: 1. 生平与成就 - 籍贯与生平:汪大经,字书年,号秋白,又号西村,是浙江秀水人。他的侨居之地在松江,因此也有人称他为“松江人”。作为贡生,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汪大经是清代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是一位具有重要艺术成就的诗人和书画家。汪大经生于1741年,卒于1809年,他不仅是清朝时期的杰出人物,也是中国文艺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以下是关于汪大经的介绍: 1. 生平与成就 - 籍贯与生平:汪大经,字书年,号秋白,又号西村,是浙江秀水人。他的侨居之地在松江,因此也有人称他为“松江人”。作为贡生,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