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流芳
君画苍苍带雨松,我图冉冉出云峰。 他时相忆还开看,云树平添几万重。 【注释与赏析】 君:指宋比玉。苍苍:苍翠茂盛的样子。 冉冉:轻轻浮动的样子。 他:指我。 相忆:思念的意思。 开看:打开看。 【译文】 你画的苍翠茂盛的松树,我画出轻轻浮动的山峰。 以后思念的时候,打开看时,那层云和树林又增添了几万重。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朋友宋比玉所绘山水画题赠之作。诗人以友人所画的山景为对象,用拟人手法
盘螭山外太湖明,万顷堆银五点青。 我卜新居开小阁,松风梅雨爱君听。 盘螭山:位于今江苏无锡市境内的一座山峰。 太湖明:太湖水波荡漾。 万顷:形容面积广大。 点青:点缀在湖上像青色的点子(指太湖上点缀着的青山)。 我卜新居:我为自己选择新居而占卜。 开小阁:建造小阁楼。 松风梅雨:指梅花和松树枝条上挂着的雨珠。 爱君听:喜欢听你听我说话。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盘螭山外的太湖景色
【注释】西生:即西生的和尚,山居杂咏中称他为上人。 【赏析】此诗写诗人到友人山居的感想。“到此无俗客”是说到了友人的山居,就不必见礼于世俗的宾客。“何妨款竹扉”,意思是:你只管打开竹门迎接我好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薄。 第三句“山花能作供”,意思是说山中的花可以供我们欣赏。这里的“供”字,是说山中的花朵,像供品一样,可以让我们来观赏。 最后一句“林月送将归”
【注释】西生:西晋诗人左思,字太冲,号三都,洛阳人。他与友人山居,常以山水自娱。 光:光明。 欲来:将要到来。 好随松影去,且放竹扉开:我好跟着那松树的影子去,并且打开那竹门吧。 【赏析】这首诗的首句“林里光初出”写景,描绘了一幅山林中初升的朝阳图;次句“湖中气欲来”则写意,表现了作者期待着友人的到来的心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体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友情
【注释】无际:无边无际。游句馀:即“游句馀”,指诗人的诗句。便道:顺便经过的路。云栖:地名,在杭州灵隐寺附近。走笔:信手书写。梵村:佛教用语,指佛家寺院或僧舍。 【赏析】这首诗是送人去云栖寺的。首句写六和塔前海潮汹涌、山色苍茫;次句写西兴渡口,江水奔流,山色昏暗;三、四句说不要翻过天目山,一路沿着江岸走到梵村。诗中流露出送别时的关切之情,并表现出对云栖山的喜爱。全诗语言平实而韵味深长
【注释】 邹县:在今山东邹县城南。晓发:凌晨出发。 城边沙路净无尘,残月穿林欲趁人。城边的沙路上,洁净得没有一点灰尘;月亮穿过树林,似乎要趁着行人赶路而离去。 似向江南何处见,春光晓色一时新。好像从江南某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春光和早晨的景色一下子显得新鲜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首句“城边沙路净无尘”,写诗人清晨出门时,看到的是一条洁净无垢的小路,使人感到清新悦目
【注释】 桥边:指桥的旁边。 石路:指用石板铺成的路。 柴门:农家的简陋门。 老树:枯树。 落日寒阴:夕阳西下,天色渐暗。 客:诗人自指。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小山脚下,看到春风吹过小山村中梅花盛开的景象,想起当年与爱人在这里相会、分手的情景,抒发对往日生活的怀念之情。 首句“记得桥边石路回”,点题,交代了时间、地点和景物特征。诗人站在桥边,看见石子铺成的小路蜿蜒曲折,仿佛回到了从前
【注释】 来:来到;依依:柳枝随风摆动的样子。 归去:离开这里时。 宝应湖:在今扬州市西北,古称射阳湖。 可怜:可爱。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行役途中的所见所感,是一首描写景物、抒发情感的抒情诗。首句“杨柳尚依依”,以杨柳依依作起兴,点明时节为早春,同时渲染出一种依依惜别之情。二句“归去青青又满枝”,则以杨柳之青翠反衬行人归去时路旁杨柳之萧瑟,进一步渲染了惜别之情。三、四句承第二句而来,说归去后
【注释】 云龙山: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的一座山。 云龙山头:山的最高峰。 石皑皑:形容山上石头多,颜色洁白如玉。 遥接:远远连接。 孤城戏马台:指北宋时期在汴京城东北所建的游乐场所,因曾在此设宴招待契丹王而出名。 春风一盏:比喻春风吹拂着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 黄河天际来:黄河水流到天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云龙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雨中看梅西碛即事 其五》是明代诗人李流芳的作品,描绘了雨中观赏梅西碛(地名)即景的感受。下面将详细解析每一联的诗意、译文,并对诗作进行赏析。 1. 诗词原文: 山头白云自往来,山腰白云团不开。 共道山腰云更白,不知却是梅花堆。 2. 诗句注释: - 山头白云自往来:描述了山顶上的白云自由地飘来飘去的景象。 - 山腰白云团不开:指在山峰腰部时,白云形成一种难以捉摸的形状,仿佛无法紧密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