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桥边石路回,春风初发小山梅。
柴门老树浑如昨,落日寒阴客又来。

【注释】

桥边:指桥的旁边。

石路:指用石板铺成的路。

柴门:农家的简陋门。

老树:枯树。

落日寒阴:夕阳西下,天色渐暗。

客:诗人自指。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小山脚下,看到春风吹过小山村中梅花盛开的景象,想起当年与爱人在这里相会、分手的情景,抒发对往日生活的怀念之情。

首句“记得桥边石路回”,点题,交代了时间、地点和景物特征。诗人站在桥边,看见石子铺成的小路蜿蜒曲折,仿佛回到了从前。“桥边”二字点明了诗人当时所处的位置。“石路”是描写周围环境的具体细节,它为全篇定下了清幽宁静的基调。“回”字既表现了道路的弯曲,又表现出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思念。

次句“春风初发小山梅”。春风是自然界万物复苏的使者,它吹拂着小山之巅的梅花,使梅花绽放。“初发”二字表明这是春天的初期。这里的梅花并不是指真正的梅花,而是比喻梅花开得刚刚好。诗人通过这个动作,描绘出小山梅花盛开的景象。“小山”一词既点明了地点,又渲染了一种恬静的氛围。“初发”一词则表现了梅花盛开的时间和程度。

三、四句是这首诗的核心部分:“柴门老树浑如昨,落日寒阴客又来。”柴门是农家简陋的门,老树则是枯死的树木。诗人看到柴门旁边的老树依然存在,但自己已经离开这里很多年了。夕阳西下,天色渐暗,诗人感到寒冷而孤独。“客”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回到这个地方,看到曾经熟悉的景物,却再也找不到过去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小山村中梅花盛开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和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