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春又尽,忽忽信舟轻。
松岭云不定,柳塘风易生。
出波双浴鹤,隔竹一啼莺。
何意林芳歇,幽怀得共倾。

春尽同仲和泛舟溪山堂雨晴春又尽,忽忽信舟轻。

松岭云不定,柳塘风易生。

出波双浴鹤,隔竹一啼莺。

何意林芳歇,幽怀得共倾。

【注释】

  1. 春尽:春天结束。
  2. 同仲和:指与仲和一起游赏。
  3. 忽忽:心情舒畅的样子。
  4. 松岭:指的是山上的松树。
  5. 云不定:云彩变幻无穷。
  6. 柳塘:水边的柳树林地。
  7. 双浴鹤:两只白鹤在水面上嬉戏。
  8. 隔竹一啼莺:一只黄莺在隔竹林中鸣叫。
  9. 林芳歇:形容春天的景色已经消失或不再美丽。
  10. 幽怀:深藏不露的心思或情感。
  11. 得共倾:愿意共同分享这些美好的情感。

【译文】
春日将尽,我们和仲和一同泛舟于溪山堂。
雨后的晴天,春意已逝,我心情愉快,仿佛小船也轻快了许多。
山岭上的松树枝繁叶茂,云朵飘忽不定,柳塘边微风吹过,草木随风摆动。
江面上两只白鹤翩翩起舞,隔竹林传来黄莺清脆的歌声。
为何此时,春天的美景已经逝去,心中只有无尽的思念?
只有将这份深深的思念之情与朋友共享,才能得到心灵的慰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诗人在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离去的惋惜之情。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美感。

“春尽同仲和泛舟溪山堂”开篇点题,指出春天即将过去,而自己却和仲和一同泛舟于溪山堂,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不舍。这里的“春尽”二字,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春天的美丽即将逝去。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进一步展示了春天的美好。“雨晴春又尽,忽忽信舟轻。”这两句描绘了春雨过后,阳光普照,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用“忽忽”一词,表达了自己心情愉悦,似乎整个世界都在变得轻盈起来。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诗人又转向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松岭云不定,柳塘风易生。”这两句描绘了山岭上的松树枝繁叶茂,云朵飘忽不定;柳塘边微风吹过,草木随风摆动的景象。诗人用“云不定”、“风易生”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变幻莫测,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感慨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又转向了对动物的描绘。“出波双浴鹤,隔竹一啼莺。”这两句描绘了两只白鹤在水面上嬉戏,隔竹林传来黄莺清脆的歌声的情景。诗人用“出波”、“隔竹”等词语,巧妙地描绘了动物的活动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最后一句,诗人再次转向了对自然的描绘。“何意林芳歇,幽怀得共倾。”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感慨之情。他认为,为什么此时春天的美景已经逝去呢?只有将自己的深藏不露的心思与朋友共享,才能得到心灵的慰藉。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留恋以及对未来的思考。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