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礼
雨霁山色佳,延眺孤兴发。 招提倚云根,境寂悟禅悦。 不逢岩居僧,惟见铁铸佛。 空翠扑衣衿,灵异秘石窟。 乳窦极深黝,仄径盘曲折。 苔滑不留趾,蹙蹜屡防蹶。 一线漏天光,峭壁忽中裂。 竦身出峰脊,下视何斗绝。 恍疑魂梦醒,顿觉心目豁。 摩挲苍石棱,中有唐宋碣。 曾经几劫火,古字半磨灭。 暝色苍然来,去鸟望中没。 伫立更夷犹,长歌怀往哲
下瞰无底潭,上压千寻壁。 石柱忽倒垂,一洞破青碧。 山空人语响,径古苔痕积。 既瞻米老像,还求范公迹。 旷怀耿至今,风流缅似昔。 浊醪共斟酌,杂坐云根石。 回瞻隔浦帆,隐隐没沙碛。 水风时吹衣,斜阳澹将夕。 偶涉已浩浩,欲去仍恻恻。 良会不可常,况值远行客
钟鱼寂无响,凉秋在高树。 蒙蒙烟未收,稍稍月初吐。 林峦互明晦,阶除已流素。 既惬平生欢,复兹清景遇。 幽赏殊未已,芒履沾微露。 谁为后来者,还当识此趣
兹晨雪初霁,虚室有余闲。 登楼一以眺,万象皆澄鲜。 白日照荒野,豁然开远山。 历历辨林麓,稍稍鸣幽泉。 斟酌情弥殷,俯仰神屡迁。 惊风自北来,孤鸟没寒烟。 归云将暝色,消散惟空天。 长歌伫明月,人境两萧然
高阁登临快晚晴,好风吹送葛衣轻。 云中古寺疏钟动,树里斜阳远岫明。 被岸软沙眠乳犊,蘸波垂柳啭流莺。 归途缓踏溪桥月,何处渔舟短笛横
怜君栖息处,地僻少人寻。 野水带茅屋,远风生竹林。 鸟声临涧响,花气隔帘深。 好是关情甚,无时却废吟。
披襟坐池上,日夕澹忘归。 明月忽在水,荷香生我衣。 夜凉群动息,风定远钟微。 因念尘中客,翛然似此稀。
云树渺无际,江流日夜长。 猿声初到枕,客梦未离乡。 古戍吹残角,孤城接大荒。 鹿门何处是,回首但茫茫。
轧轧鸣柔橹,行行感暮秋。 晓鸡催短梦,残月在孤舟。 炎岳云中出,碧湖天外流。 一声南去雁,惆怅故园愁。
李秉礼,清代诗人。 李秉礼(1748年-1830年),字敬之,号耕云、松甫、韦庐,又号七松老人,祖籍江西省临川县温圳杨溪村(今属进贤县温圳),寄籍广西桂林。他在清代诗坛上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著称。他的一生充满了才华与坎坷,其作品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李秉礼是清代江西临川人,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这为他后来的成就奠定了基础。他自幼聪明好学,博闻强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