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礼
【注释】 晓行:清晨赶路。征铎:古代驿路上的传声器,用以通知来往行人。宿露:露水沾在草上。数星:几点星光。渐分山下路:逐渐分开山脚下的路。时听寺旁泉:时而听见山寺旁边的泉水声。却羡经过处:羡慕经过这些地方的人。 【赏析】 《晓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此诗描绘了黎明时从驿道上匆匆出发,经过几户人家,看见山村人家正在睡懒觉的情景。全诗写景细腻,抒情真挚。首联描写旅途中所见的景色
【注释】 过吴木虚寓斋:经过吴地的空寂居所。木虚,即木虚庵;寓斋,僧尼居住的简陋房舍。 怜君栖息处,地僻少人寻。 怜:爱惜。栖:栖息,指隐居。僻:偏僻。 【译文】 路过吴地,来到空寂庵,这庵是僧人居住的地方。 这地方偏僻,很少有人来此寻找。 野水带茅屋,远风生竹林。 野水:山涧中的流水。茅屋:用草盖成的房屋。 远风:清凉的山风。 竹林:这里指竹林丛生的山野。 鸟声临涧响,花气隔帘深。 鸟声
【注释】 南浦:古渡口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为长江与秦淮河汇合处。 关山:指代家乡的山川。 君舟:指友人乘船离去。 赏析: 送别诗多写离情别绪,而此诗却不落俗套,以春水、愁心作比,新颖别致。首句“归南浦”,点明送人之地是南浦;二句“满别愁”,点明送别的时间是在春天。三、四两句则由眼前之景,联想到离别之情。“愁心似春水”一句,将愁思比作春水,形象地写出了离别时心中涌起的愁思。“处处逐君舟”一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时,首先读懂全诗内容,理解其思想情感,然后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即可。“夜雨”是题目,点出此诗是写夜雨。首联写夜雨降临时的凄凉气氛。颔联写雨中孤船,怀人思乡的愁绪。颈联写远望天际,不见归雁,只见深秋之景。尾联写仰望天空,云外青山隐隐约约,如在梦中所见,令人神往。 译文: 夜晚,秋风飒飒吹过枯叶,萧瑟的秋气弥漫四野。 一夜之间,孤舟被雨水淋湿
【诗句解释】: 1. 早发襄阳:早上出发去襄阳。 2. 云树渺无际:云雾和树木无边无际,形容景色辽阔。 3. 江流日夜长:江河之水日夜不停流动。 4. 猿声初到枕:清晨,猿猴的叫声刚响起。 5. 客梦未离乡:客人还未离开家乡。 6. 古戍吹残角:古代的边关(戍楼)还留有残留的号角声。 7. 孤城接大荒:孤零零的城池与广袤的大漠相接。 8. 鹿门何处是:鹿门山在哪里?这是诗人自指。 【译文】: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南楼观景时的感受和心境。 南楼:位于南方的高楼,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地点。 南楼雨初歇:南楼刚刚经历了一场雨,雨声已经停止。 风溜响潺潺: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如同潺潺的水声。 一水到门静:门前的水流已经平静下来。 两山终日闲:远处的两座山静静地站在那里,没有动静。 云连村树暝:云彩连接着村庄的树木,天色渐暗。 鸟带夕阳还:鸟儿带着夕阳回到了自己的巢中。 顿觉烦襟涤
【注释】 湘江:即湘水。湘江在湖南省,是中国五大河流之一,发源于贵州省的雷公山。晓发:清晨出发。轧轧:船桨声。短梦:指短暂的梦境。残月:指月亮已经落下。炎岳:指五岳之一的衡山。云中出:形容山势高耸入云。碧湖:洞庭湖,又名青草湖。天外流:从天空流泻而下。南去雁:指南飞的大雁。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写景抒发了离别家乡,远赴他乡的悲凉心情。开头两句写诗人清晨乘船离开故乡
商飙入梧桐,凉月侵虚幌。 西斋掩书坐,落叶时一响。 揽衣出前楹,信步成独往。 圆水涵空净,孤烟逗丛莽。 梵钟何处来,悠然淡尘想
好山如好友,怅焉风雨隔。 朝来喜新晴,还复理轻策。 苍翠森到眼,一笑获良觌。 攀萝蹑危磴,扪壁搜古迹。 有洞忽中穿,巨灵何代擘。 凛然毛发竦,天风吹不息。 虚亭纳万象,旷览浩无极。 日堕林莽间,村墟明历历。 闲云已归岫,倦鸟亦敛翼。 延伫未能去,孤吟坐成夕
老眼揩摩眩青碧,湿翠浮岚生几席。 闭门却扫已逾旬,忽对此图神奕奕。 诸君夙有烟霞癖,策杖欲穷猿鸟迹。 蹑云穿洞不知险,岭外奇峰恣探历。 归来逸兴犹遄飞,千岩万壑填胸臆。 槎牙奇诡郁不得,吐得云烟挂斋壁。 我今读画兼读诗,疑有山灵暗中觌。 卧游便可学宗生,不须更着谢公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