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熥
徐熥是明代诗人,字惟和,是其兄徐贲的别号。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因其学识渊博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在文学界有着重要的地位。以下是具体分析: 1. 生平背景 - 家庭出身:徐熥出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他的家族背景为其后来的文学成就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科举经历:徐熥在万历四十六年中举人,这显示了他在科举考试中的成功。 2. 文学成就 - 诗歌特色:徐熥擅长诗歌创作,尤以词采著称
桐庐晓发
挂帆山县晓,云气满溪阴。 虽有风尘役,能无丘壑心。 人烟依水近,塔影坠江深。 所叹垂纶者,高踪不可寻。
七里滩夜泛
严滩行未尽,雨气逼黄昏。 峡束天疑小,溪深水不浑。 榜歌何处客,灯影几家村。 最是堪愁绝,三声半夜猿。
渔梁道中怀叶志卿
当年联辔处,已是七周星。 野店曾同宿,流泉忆共听。 殊音来往客,愁思短长亭。 不尽怀乡感,因君增涕零。
金凤山逢许道人
高人隐洞天,鸟道入云烟。 且莫论真诀,大都无世缘。 丹炉长自爇,火候岂轻传。 别去不留意,相逢皆偶然。
泊黯淡滩登观音寺
古寺俯空滩,溪深客到难。 浪疑南海涌,山作普陀看。 幡影临流湿,钟声出谷寒。 禅心如止水,元不碍风湍。
溪行即事寄汝翔平夫
客路空回首,浮生未息机。 愁多难得醉,梦短不成归。 石势流边缺,滩声过后微。 翻因旅泊处,转忆旧渔矶。
赠张少府
恋越终辞楚,幽栖似鹿门。 烟霞长作侣,车马不闻喧。 世事惟高枕,生涯只灌园。 自耽泉石趣,岂是学桃源。
别陈惟秦
劳歌君莫吟,吟即泪沾襟。 若比前年别,此情应更深。 梦能知道路,交只恋山林。 何处还相忆,天涯一片心。
甲午赴京留别社中诸子
瓠落甘南郭,飘零又北征。 愁心悲远道,短发恋微名。 别苦嫌情重,时危幸橐轻。 劳歌听已惯,任作断肠声。
问伯孺病
时事已如此,看君转自愁。 不堪燃桂苦,况抱采薪忧。 药以何钱买,粮应几日休。 妻儿皮骨在,相向泪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