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龙藻
【注释】 秋社:指秋天的社祭。 弱羽:喻指小鸟,比喻才能薄弱的人。 “留得”句:意即留下一只孤单的鸟巢,准备独自飞走。 猜深:揣测深远。 历早:经历早熟。 风力:指大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柳塘先生的信,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首句“秋社年来事总非”,诗人通过描绘秋社的场景,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注释: 赐租行 赐予农民田地和租金, 难道敢说这是国家雅乐吗? 在田野上歌唱歌颂, 是随从儿童的嬉戏。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首句“赐租行”即指汉高祖刘邦分田给百姓的“赐田宅令”。此诗借古讽今,以颂扬刘邦而讽刺当时统治者对农民横征暴敛。全诗采用白描手法,语言质朴、通俗,但含义丰富、含蓄、隽永
读《汉史》 穿越千年历史,探寻中华辉煌与兴衰 1. 诗句解读 - “供帐都门羡二疏”: 描绘汉代贤臣的风采,他们虽身处宫廷却能忧国忧民。 - “赐归犹得老田庐”: 指即使被朝廷召回,也能享受田园生活之乐,反映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他年萧传催和药”: 以萧何为例,提醒后人治国需谨慎,不可轻信他人。 2. 译文解析 - “四百年间反复寻,汉家兴替好沾襟”: 通过历史反复寻找
【解析】 “潘文虎”,即潘德舆,清代诗人。本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潘德奥。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时写给门人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元朝统治的不满和对元朝灭亡的惋惜之情。 半世辛勤付汗青。这两句意思是:辛苦半生都付给历史的记载。“汗青”指史书、历史。这里用“汗青”来代指历史。 那堪劫火早沈冥。这两句意思是:可惜元亡国时灾难已经来临,人们早早地就沉沦到黑暗中了。“劫火”指元亡。“沉冥”指人沉溺于罪恶之中。
归太仆墓 震川有遗家,零落鹿城隅。 一望荒原迥,数行老树枯。 瓣香文字在,盂麦子孙孤。 无限沉吟意,残碑孰遣扶。 注释: 震川:即陆震川,字子方,吴郡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唐末为太仆卿。 遗家:指陆震川的家产。 零落:凋敝、破败。 鹿城:即上海。 荒原:荒凉的原野。 老树:枯萎的树木。 瓣香:指焚香祭祀。 盂麦:即麦穗,这里代指陆震川的子孙。 无尽:无穷无尽的意思。 沉吟:低声吟咏
渌波村畔噪林鸦,此日先生乐事加。 老去可容闲种菜,春来又报早看花。 翩翩舞对迎风燕,唯唯声催过雨蛙。 传示新诗教属和,不嫌才尽手空叉
乡语初闻喜款扉,不堪襆被又言归。 淹留西郭风摇麦,想像南园水没埼。 太古音传终漠漠,将离花发正菲菲。 与君同作游梁客,百日过从尚觉稀
盈庭根干费栽培,凝艳还应次第开。 却指一丛香雪在,白衣也傍紫衣来。
春游刚过半,令节又重三。 绕郭田凝绿,当门水积蓝。 芳菲须遍采,景物得深探。 花药初分径,琴书合共龛。 平畴欣四达,孤屿喜中含。 树拥苍髯立,藤抽短发鬖。 晴烟浑似烧,川气忽如岚。 淅淅声藏坞,霏霏影照潭。 御风君正健,坐雨我还谙。 好事倾江左,名园胜洛南。 赏奇开芰阁,遇隙结茅庵。 每送闲鸥浴,频来小燕喃。 清谈方外洽,逸兴座闲耽。 叔夜居非锻,渊明舆是蓝。 解衣浮舴艋,岸帻逐驔骖。
入夏甫十日,愁霖惊过半。 阶头滴不休,客子自生叹。 青绿遍郊原,秀色繁可玩。 歘遭狼藉馀,低昂各分散。 出门泥活活,独与形影伴。 颇如江乡恶,梅雨迷昏旦。 拥书无好怀,枯坐守几案。 街衢浊波连,势欲一叶乱。 湿薪朝不燃,频就檐溜盥。 排闷强裁诗,髭断思苦索。 朅来大篇寄,累累珠在贯。 朗吟到百回,顿觉起疲懦。 阴阳一气抟,造化同炉炭。 尽扫障翳空,旭日照亭馆。 岂惟麦浪轻,并遣花房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