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晋成
秋夜 晚来疏雨过,皎镜忽东升。 书幌凉飔动,秋窗夜气澄。 鼠饥衔故纸,蛩语伴吟灯。 坐听商音满,中宵感不胜。 注释: 1. 晚来疏雨过,皎镜忽东升。 - 疏雨过:稀疏的雨水过去。 - 皎镜:明亮的镜子,这里指月亮。 - 忽东升:忽然在东方升起。 - 关键词:疏雨、明月、皎镜。 2. 书幌凉飔动,秋窗夜气澄。 - 书幌:指书架或书桌旁的帷幕。 - 凉飔:凉爽的微风。 - 秋窗:秋天的窗户。 -
流杯池 曲涧蛇盘玉峡开,昔年迁客此徘徊。 右军觞咏稽山侧,漫叟樽铭楚水隈。 傍壑遗祠森翠筱,磨崖大字蚀苍苔。 林泉无恙风流歇,空有游人载酒来。 注释: 曲涧:曲折的溪流。蛇盘:形容溪水的蜿蜒曲折。玉峡:美玉般的峡谷。开:开启。昔年:从前。迁客:被贬谪的人。徘徊:走来走去,犹豫不决。右军:指王羲之,他曾在会稽山稽亭宴饮赏玩山水,留下了许多佳作。觞咏:饮酒吟诗。稽山侧:稽山旁。漫叟:指晋代的陶渊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意,然后观其形式,分析炼字,体会情感,把握诗人的创作意图。具体答题方法如下: (1) 分析意境。意境是客观事物和主观情丝相结合而形成的带有某种意蕴的艺术空间,它包括景、情、境三者。答题时先答出诗句描写的意象(即景物),再结合注释内容及整首诗的写作背景来分析。 (2) 分析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有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
注释: 1. 三月三日沈明府招饮岱宗庙:三月三日,即上巳节,是古代重要的祭祀节日。沈明府,即指沈府君,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友人。岱宗庙,泰山的神庙。 2. 罂粟花如锦,西郊古刹幽:罂粟花,一种红色的花朵,颜色鲜艳,形状像瓶子,所以叫“罂粟”。西郊,指的是泰山的东面。古刹,是指古老的佛寺。 3. 良辰逢上巳,贤尹乐春游:良辰,美好的时光。上巳节,又称修禊节,是古代一个重要的节日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益。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冷署面城堞,南山绿到门。 “冷署”是指寒冷的官署或办公场所,通常指代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诗中的“冷署面城堞”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环境。城堞是指城墙上的矮墙,这里指的是官府建筑的外层。 “南山绿到门”,这里的“南山”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城市附近的山脉,而“绿到门”则形容山的颜色非常绿,甚至延伸到了城门处。这里的景色描写给人一种宁静、美丽的感觉。
【注释】 郭:城墙。缓步游:悠闲地散步。饥鸢:饥饿的鸢鸟。寒犬吠平畴:寒冷的狗在平畴上吠叫。野寺:郊外的寺庙。读碑古:指在寺庙中读书,碑文很古老。榕根凭石幽:指坐在岩石上听树根的响声,显得幽静。清眺:指眺望远处的风景。诗料一囊收:指把看到的景物都收入诗中。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郊外游玩时所见所感。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图画,表现了郊野的优美景色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
上海 鹤唳海天秋,回帆沪渎游。 银墙蕃客肆,金管美人讴。 夜火翻龙窟,朝烟接蜃楼。 十洲轮舶萃,凝望转生愁。 注释: - 上海(Shanghai): 指的是今天的上海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 - 鹤唳海天秋:鹤鸣于空,秋气逼人,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 - 回帆沪渎游:回航于上海的河流上游玩,形容诗人在上海停留并游览的情景。 - 银墙蕃客肆:银色的墙壁
冷官局横舍,精莩坐消歇。 薄霄愧鸿冥,晦迹惭蠖屈。 烦忧谁为袪,陟巘庶轩豁。 胜引偶相从,援萝陵巀嶭。 飞泉洒云根,古刹荫清樾。 倾耳聆啁啾,举目眺凹凸。 阴壑偃贞松,阳林蔓纤葛。 凡英秀孤椒,芳兰秘灵窟。 菀枯亦何常,位置随造物。 众绿难强名,当夏皆葱郁。 绵连胡佯岭,寂寞蛰龙穴。 登览讵弭忘,萱苏徒采掇。 愿言谢尘网,葺宇伴石佛
步出城南闉,言寻无等院。 迤逦背街术,崥崹面江岸。 茅茨乱垝垣,竹柏隐颓殿。 寂寂槁木居,翳翳荒草蔓。 凄凄拂寒飔,怅怅吊迁宦。 陟径缅游躅,摩碣企遗翰。 想见轩中客,摛华一何灿。 载笔事徒勤,垂翅迹已远。 鸮鸾不共栖,湿渭竟谁判。 获戾在蛾眉,古今有同叹
重城俯江皋,岌嶪起曾观。峣构凌紫氛,飞甍入霄汉。 玲珑辟窗扉,洞达卷帷幔,嵚巘廓西眺,滉瀁悦东眄。 云岫瞹孤塔,烟筱没归翰。山川信开旷,景色变昏旦。 戢戢市廛居,纷错皆可见。缅邈少陵游,寂寥使君宴。 举斝追堕欢,聆风想遗转。芳尘竟谁嗣,矫首深遐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