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廷瑞
【诗句注释】 城中别徐山玉先生归归后奉寄:在城中送别朋友,归家之后写诗寄去。 北风走平湖,枯荷鸣索索:北风吹过平静的湖面,荷叶沙沙作响。 握手出城东,归鸟日欲落:我与朋友握手告别走出城东,夕阳西下时归鸟已归巢。 人事当语离,抱怀宁不恶:离别在即,心情复杂;但心怀宽广,不以为恶。 孤帆烟雨舟,恨不同李郭:孤单的小舟在烟雨中前行,只恨不能和李、郭一样高飞远游。 吾尝评此子,宜置在丘壑:我曾经评论此人
【注释】 缥缈:形容高远。 钧天:指天子居处。 清燕:指皇帝身边的侍从官。 宝书:指诏书。 锡(xī)之瑶碧简:赐给以玉为饰的简牍文书,瑶碧指美玉。 赉(lài)之青霞衣:赐给以云霞纹饰的服装。 微班司玉条:担任主管玉制的法令。 下纠浊世非:纠正世间的是非错误。 还家未中道:回到家还没到家。 翠水烟尘飞:形容回家途中尘土飞扬。 朝真:指朝拜神灵。 谅(liàng)无期:没有期限。
注释: 1. 结庐溪水上,日夕对郭璞。 结庐在溪边,日夕(傍晚)对着郭璞(指传说中的仙人) 2. 清晓林霏开,碧玉峭如削。 清晨树林里的雾气散开,如同碧绿色的玉石一样锋利如削 3. 几欲乘兴游,不见云山鹤。 想要趁着兴致去游玩,却看不到云中山峰上飞翔的白鹤 4. 青鞋动高兴,安得践斯约。 我的鞋子被踏得高兴,怎么能践约(践约,实现约定,此处指实现这个游玩的愿望) 5. 尊酒不须携,岩泉清可酌。
【解析】 此诗写桐花,以物比人,托物言志。诗人借桐树抒写自己的心声和抱负,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坚贞不渝的节操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绝岸有孤桐,日受藤蔓侵”,诗人描绘桐树枝干高耸、枝叶茂密的景象,表达了对桐树生长环境的赞美,同时也暗示自己像桐树一样,要经受住各种风雨的考验,坚韧不拔,茁壮成长。 “芳韶歇赪紫,馀暄始相寻。”诗人用芳华已尽、红紫色消的桐花喻指自己年华已逝、壮志难酬
梦真三首 昔梦过宛洛,游戏芙蓉城。道逢王子晋,邀我升天行。翩翩控鹤驾,依依吹凤笙。银河未西流,翩然倏遐征。 碧桃开晚花,缑山空月明。 赏析: 《梦真三首》是宋代诗人黎廷瑞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诗的前两句“昔梦过宛洛,游戏芙蓉城”描述了诗人在梦中穿越了宛洛地区,来到了一个美丽的芙蓉城
宝剑化 我有二奇物,太阿与龙泉。 床头雷吼匣,屋角虹贯天。 刺虎如切瓠,斩蛟犹截弦。 神光未获试,所遇乃不然。 时平会销兵,一笑甘长捐。 释义:我有两个宝物,一是太阿剑,二是龙泉剑。 床头的雷吼匣,屋角的虹贯天。 刺杀猛虎如同切瓜,斩杀蛟龙如同砍弦。 神光未被使用过,遇到的却是不可能的事情。 太平时期会销毁兵器,我笑着把它扔了。 这些宝贝化作农具,前往南山耕种农田。 元气仍然不死
山下惊天动地雷,山头听得似婴孩。 几回看尽人间世,只好登高莫下来。 诗歌注释: - 山下惊天动地雷:描述山下的声响极大,仿佛连天空都被震动了。 - 山头听得似婴孩:声音在高处听起来像婴儿啼哭般细小。 - 几回看尽人间世:多次观看人间世界的变迁。 - 只好登高莫下来:只能登高观赏,不能下山返回。 翻译: 在山下,巨大的声响让整个天地似乎都为之震动,而在山顶上,那种声音又显得如此微小
东湖诗十首 湖光山色间诗意盎然 1. 万顷湖波水渺茫,两堤新绿柳丝长 - 描述东湖畔广阔无垠的湖水,以及新绿中垂柳摇曳的美景。 - 描绘湖面波光粼粼、远处堤岸新绿成荫的景象。 - 突出东湖宽阔水域与自然景观的和谐融合。 2. 晚来疏雨浮鸥外,何处渔郎泛小航 - 描述傍晚时分,细雨轻洒湖面,使鸥鸟在水面上飘浮。 - 表达对湖边渔民泛舟小航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答题时要先分析诗句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将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注意翻译时不要改变原句的句式和语气。最后要写出诗句的大意,最后给出对全诗的理解或评价即可。 本题中,要注意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昔梦骖八骏
社日雨 社日,古代农历每月的第五个戌日,又称“社日”。社,土地神。雨,这里指阴雨天。 今社来无涯,古社唤不回。 今天社日的雨水,没有边际;古人祭社时祈愿,却无法回到过去。注释:社日,即古代农历每月的第五个戌日,又称“社日”。社,土地神。雨,这里指阴雨天。 社公亦世情,儿戏良可咍(hāi)。 祭祀的土地神也是世俗之人,小孩子玩闹嬉戏真可笑。注释:社公,即土地神。世情,世俗人情。儿戏,小孩子玩耍。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