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琼
【解析】 此诗为写景抒情诗。首联“葭菼连云暗,菱荷逐水漂”描写了诗人所行之地的景色,蒹葭和芦荻连成一片,长得很密,几乎遮住天空;荷花随着水流漂去,在飘浮。“青林千曲转”是说林木繁盛,千曲百折,“黄浦一支遥”则描绘出一条黄浦江的支流远远流淌。颔联“贾客晨冲雾,舟人夜听潮”写出了贾客、舟人早起乘船出发,冒着大雾,听到夜潮声。颈联“何时免行后,黄发老渔樵”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思念之情
【注释】 1. 登云间驿楼次李颜韵:登在高处的驿站,吟咏诗歌来表达情感。李颜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2. 万国干戈里:指战乱纷飞的世界中,各国之间相互征战。 3. 荒荒野日曛:形容战争带来的荒凉和日落时的昏暗景象。 4. 残唐终五季:唐朝被分为五代时期,意味着历史的终结。 5. 炎汉亦三分:汉朝也曾分裂为三个部分。 6. 战伐求颇牧:在战争中寻求强大的力量和领袖,如战国时期的秦穆公。 7.
诗句原文: 不废专门学,犹存盖世功。 时危明出处,道在任穷通。 节士无元振,诸郎有阿戎。 九山云气冷,何处葬仙翁。 注释解释: - 不废专门学:指不放弃专门的学问学习。 - 犹存盖世功:仍有盖世的功绩留存。 - 时危明出处:面对危机时刻能够明辨进退。 - 道在任穷通:道德的修养体现在对贫富贵贱的超然态度。 - 节士无元振:指的是有高尚节操的人不会像元振那样屈服于权贵。 - 诸郎有阿戎
戊申九日宴邵武叔双桂轩 晚香迎九日,秋色胜三春。 惊座非无客,倾城况有人。 且听歌白苎,莫惜岸乌巾。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戊戍年九月九日,也就是重阳节那天,与同僚们一起聚会在邵武的叔双桂轩时所做。 第一句“晚香迎九日”写的是节日气氛。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习惯,所以诗中写到“晚香”,暗示着菊花盛开的时候。第二句“秋色胜三春”,写的是自然景色。秋天的景色胜过了春天,说明诗人此时的心情愉悦
重过亭林 欲访曾游地,楼台半有无。 夕阳明鸟背,秋水落龙须。 为客今成老,逢人亦暂娱。 夜归冲暝色,重问顾亭湖。 注释: 想要寻找曾经去过的地方,发现楼台的一半似乎已经没有了。 夕阳照亮了鸟儿的背部,秋天的水面上仿佛有龙须在流淌。 作为游客现在已经变得年老,遇到别人也是暂时的娱乐。 晚上回家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暗了,再回去看看顾亭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重游曾经游玩过的地方亭林时所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夜晚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夜泊 四更风露静,攲枕独无眠。 注释:四更时分,风清露冷,一切都显得很安静,诗人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赏析:首句写时间,点明是在深夜;次句写动作,表明诗人无法入睡,表现出他的孤寂。 野阔天斜倚,江清月倒悬。 注释:田野广阔,天空倾斜地伸展着,江水清澈见底,月亮倒映在江面上。 赏析:这句诗写出了夜晚的自然景色,给人以宁静
【诗词】 巳酉元旦 其二 岁旦屠苏酒,还从稚子先。 宫花元不称,野服更相便。 出处宁非道,穷通莫问天。 红梅亦多意,为我发馀妍。 【注释】 巳酉:指农历十二月十五日,也称作“腊月小年”。 岁旦:一年之始。 屠苏酒:用草药制成的一种新年饮料,有驱邪祈福之意。 稚子:幼童。 元:本来。 称:符合、配得上。 野服:平民的服饰。 出处:出处,出处和去处,此处指人生的道路与选择。 宁:难道。 非:不是。
诗句释义: 1. 怀语溪旧业:怀念曾经在溪边建立的旧业。 2. 不到溪南宅:没有到达溪边的住宅。 3. 桃花又一春:桃花再次盛开,意味着春天的到来。 4. 长贫疑造化:长时间贫穷,怀疑这是命运的安排。 5. 已老厌风尘:已经年老,厌倦了风尘的生活。 6. 直道难容世:坚持正道却难以适应世俗。 7. 虚名只误人:虚名只会耽误人。 8. 扁舟即归去:准备乘坐小船离开。 9. 吾岂恋秋莼
【注释】 潜鳞:指水中的鱼。倦翼:指鸟疲倦地飞翔。清谈:指深夜饮酒。急令催:催促喝酒。山僧:指隐士。馀杯:指剩余的酒。 【赏析】 《十一月九日夜饮南山,用题中筼谷韵》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写在深秋的一个寒夜独饮的情境。首联“水国”二句,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夜景:湖上没有游鱼,树林里没有飞鸟,一切都沉浸在沉寂之中;月亮被厚厚的云层遮住了。颔联“夜深”二句,写诗人在月色掩映下,举杯对饮
《寒夜》 月落江天黑,长风正怒号。 灵鸡寒史次,别雁瞑呼曹。 击拆征人起,鸣机织妇劳。 所思千里隔,十二碧峰高。 注释: 月落江天黑:月亮落下,天边显得黑暗。 长风正怒号:强劲的风吹得正猛烈地呼啸。 灵鸡寒史次:形容夜晚的寒冷和时间在流逝。 别雁瞑呼曹:离别的鸟儿在黄昏时鸣叫,好像在呼唤远方的亲人。 击拆征人起:形容人们听到消息后振奋起来。 鸣机织妇劳:指织布的女子因工作而劳累。 所思千里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