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琼
野王读书处,一曲锁风烟。 客记萧梁日,僧谈石晋年。 黄金曾布地,沧海复成田。 遗构丹青落,回头一惘然。
回首蓬莱阁,东西两眺高。 参天秦望树,动地浙江涛。 事往登临倦,时危战伐劳。 应无旧邻里,夏雨尽蓬蒿。
乱云交霮䨴,孤石疏岧峣。 地识金仙隐,岩看玉女朝。 香炉贫秀色,太华并高标。 恐有峨眉雪,千秋尚未销。
南行入横港,茅屋带林丘。 落日犹斜照,寒潮忽倒流。 牛羊平野散,鹅鸭小溪浮。 喜见平生友,篱边一系舟。
迢递竹冈路,村墟烟火迟。 地从沧海尽,天入大荒垂。 网集知潮落,舟行觉岸驰。 平生贪胜概,随处一题诗。
风帆如健马,一日过嘉兴。 水鸟时相唤,秋蚊尚可憎。 照人明月近,接地白河澄。 耿耿浑无寐,中宵对玉绳。
门前雪一尺,苦士未能眠。 永夜生虚白,穷年守太玄。 寒通窗外月,梦落同中天。 太乙如相过,青藜不用然。
出门仍苦雨,岂复辨朝曛。 白日不照地,青山都入云。 江沤元自湿,杜宇岂堪闻。 喜有张公子,相过共校文。
贝琼曾祖贝珪,宋理宗时由苏州徙崇德(今浙江桐乡),筑室语儿溪上,遂为史山。 史山即殳山(今属浙江海宁双山乡)。 贝琼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 少年时即颖悟,性坦率,不修边幅而笃志好学,博通经史百家。 师事同乡黄次山、会稽杨维桢。 元末世乱,隐居教授,往来于华亭(今江苏松江)、海昌(今浙江海宁)间,生徒云集。 又曾主教幽湖(今桐乡濮院)朱显道家。 48岁时始领乡荐
贝琼曾祖贝珪,宋理宗时由苏州徙崇德(今浙江桐乡),筑室语儿溪上,遂为史山。 史山即殳山(今属浙江海宁双山乡)。 贝琼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 少年时即颖悟,性坦率,不修边幅而笃志好学,博通经史百家。 师事同乡黄次山、会稽杨维桢。 元末世乱,隐居教授,往来于华亭(今江苏松江)、海昌(今浙江海宁)间,生徒云集。 又曾主教幽湖(今桐乡濮院)朱显道家。 48岁时始领乡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