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以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诗歌内容,结合注释分析其艺术手法,最后点明该手法所营造的意境及作用即可. “今朝初听乡人语,八载淮南此日回”一句中“乡人语”是指故乡话,“八载”是说离家八载,“淮南”是作者的籍贯
月子河阻风 洱江万里此朝东,入贡舟航四海同。 明代百神都受职,为言休作石尤风。 注释: 1. 月子河:即今云南大理境内的洱海。 2. 朝东:向东航行,前往朝廷(明王朝)。 3. 入贡:向朝廷交纳贡品、缴纳赋税。 4.百神:指天上的各种神灵。 5. 石尤风:指大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洱江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首句“洱江万里此朝东,入贡舟航四海同”,描绘了洱江的壮阔景象
【注】牛渚矶,在今安徽当涂西北。 译文:牛渚的西边,有一片天堑,那就是著名的采石矶,燃犀照鬼,谁敢去呢? 注释:牛渚矶: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北牛渚山上,是长江中游西岸的突出部。天堑:指长江。朱衣:古代贵官所穿礼服。 赏析:此诗首句写采石矶雄奇险峻,第二句写诗人对敢于冒险的人表示赞美。“而今”两句写自己现在驾舟过采石矶。平如掌,形容江水平静。薄暮渔童买酒归,写傍晚时江上渔民的生活
【注释】 石头城: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北。明:天亮。龙江:即长江,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五两:指船的帆。飞:展开的样子。树依微:树木隐没在雾气中。得似:如同。三神岛:即金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南。 【赏析】 《晚泊石头城下明旦发龙江》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全诗写于诗人行舟从龙湾出发前往东都洛阳时所作。首句“晚泊石头城下”,点明时间、地点。次句写船开江口,扬帆疾进。第三句写远望海门
【注释】 博望:即张骞,汉武帝时使西域的大官。槎:木筏。斗牛:指牵牛星、织女星,古人以为两星相距很远,如隔天河。金台:指金星,因金星呈金黄色而得名。五纬:指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火星。联璧:《汉书·天文志上》说:“二十八宿为日月之舍,列舍之名,各有所属。……斗为天仓,毕为天厨。其南河、北河,名曰系,盖主河也。天汉,一名房,主地也。天仓、天厨,主岁美恶。河鼓、填缺主社稷。”光:光芒。何处
【注释】1.过大圣港新河口:指从海口过境。2.佳气:美好的气息,这里指气候条件好。3.茏葱:茂密、繁茂。4.紫翠间:指山间景色秀美,色彩斑斓。5.钟山:指海南岛的五指山,因形似巨大的钟,故名。6.龙江:指流经海南省的南渡江,又称万泉河。7.第一关:即万泉河的入海口。 【赏析】此诗描写海南大圣港新河口的自然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海南热带风光的喜爱之情。首句写天气晴好,气温宜人。二句写海南岛地势高峻
注释:芜湖的忠诚大臣们已经解体,将国家推向了分裂的边缘,一鼓作气就可以让九鼎沉入海底。遗老还谈论着前朝的事情,可惜没有人能够解说这段历史。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反思和批判。诗中通过“忠臣解体将离心,一鼓芜湖九鼎沉”这两句表达了他对国家分裂和忠诚大臣们的失望。他认为国家的政治形势已经到了危险的地步,需要有人站出来挽救危局,否则国家将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注释】陆宣公,名贽,字敬舆,唐朝大臣、政治家,曾任宰相。奉天,指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当时李晟率军讨伐朱泚叛乱。忠州,在今四川忠县。北来车马客,指陆贽北行时。夕阳祠,指忠州东门外的张飞庙。残碑,指张飞庙前石刻文字已模糊不清的《汉晋春秋》。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忠州看到陆贽的题诗后有感而发之作。诗的前两句写陆贽在奉天(今陕西乾县)任官时为朝廷效力,如今他到忠州去,已经白发丛生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绿竹月明客夜行 - 绿竹:指翠绿的竹子。 - 月明:明亮的月光。 - 客夜行:客人在夜晚行走。 - 注释:描述了夜晚,明亮的月光下,竹子显得格外的翠绿,而行走的人则是来自远方的客人。 2. 青山雨过人春耕 - 青山:青葱的山峦。 - 雨过:雨后。 - 人春耕:人们开始春天的耕作。 - 注释:描绘了雨过天晴之后
【注释】 ①南京:今江苏南京市。 ②金门:指福州,福州有金山,故称金门。 ③壮怀:豪放的胸怀。 ④交州:古郡国名,治所在交趾(今越南河内)。 【赏析】 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开头二句写诗人三十多年来在南京过着隐居生活,而心中始终怀有壮志豪情,常常听到鸡啼之声,想到自己壮志未酬。三、四两句写诗人如今终于一吐胸中之气,将要奔赴万里之外的广西交趾,为朝廷效力。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开阔雄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