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以宁
诗句原文: 风正吴樯去不牵,雪融汶水绿堪怜。 菰蒲渺渺官为市,杨柳青青客上船。 注释与赏析: - “风正吴樯去不牵”: 描述天气晴朗时,船只被风吹得平稳,没有受到任何干扰或拉扯。 - “雪融汶水绿堪怜”: 描述了汶水(今山东省汶河)在春天融化后呈现出的绿色,以及其带给人的怜爱之情。 - “菰蒲渺渺官为市”: 指长满水生植物的水面变成了官员的市场。 - “杨柳青青客上船”: 春日里
次韵廉公亮承旨夏日即事文章阁老旧名门,玉署清闲醒梦魂。 应忆廉园花似海,朝回会客酒千尊。 注释: 次韵廉公亮承旨夏日即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在夏日夜晚的所感所想。 文章阁:指翰林院。 玉署:指翰林院的办公场所。 应忆廉园花似海:意指廉公亮家的花园里花朵繁多,如同大海一般。 廉园:指廉公亮的家。 朝回会客酒千尊:意为早晨回到府中接待客人时,酒已经斟了上千杯酒。 赏析: 此诗以夏日为背景
注释: 翠屏山下水清泠,茅屋荒苔绿满庭。 翠屏风下的水清冽,茅屋荒芜庭院长满了苔藓。 不是不归归未得,移文谁与谢山灵。 我本不想回家却不得离开,谁能帮我向山神致意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翠屏风下水清泠”一句,描绘出一幅宁静、清新的山水画卷,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首句“翠屏山下水清泠”,以翠屏山为背景
注释:道中,指在旅途中的所见。花飞芳树碧毵毵,形容花落时花瓣纷飞的景象。已过西湖三月三,指春天过去,夏天来临。草草青帘人买酒,描述路边酒馆里客人匆匆喝酒的情景。常州北畔似淮南,比喻此地景色与淮南相似,有江南的风光和韵味。 译文:路上花开得繁茂鲜艳,绿草茵茵,仿佛被绿色覆盖。已经过了西湖三月三这个时节,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临。路边酒馆里人们匆忙喝酒,就像淮南一样。 赏析
【注释】 次韵:即“和韵”,指依韵律和原诗的词句、声调等来填写诗词。廉公亮承旨夏日即事:廉公亮在承旨时写的夏日即事之诗。即事,即眼前所见之事。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期间。廉公亮为宋代名臣,有《夏日即事》诗云:“绿阴幽草胜桃源,高卧南窗日又曛。莫笑老夫心已老,白头应似雪纷纷。” 首句说,尽情好鸟隔窗呼。好鸟,即“好鸟”一词的省文,意谓好鸟在窗外鸣叫。隔窗呼,指鸟儿从外面传来叫声。 次句说
注释:闻知同榜的刘子实卢可及去世,感叹江湖上菰蒋岸边莓苔满地,如同天上的箭雨。 鸾凤一半归天上去,玉京群帝独怜才。 赏析:诗人在得知同年好友刘子实卢可及去世的消息后,深感悲痛,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哀思。诗中描绘了江湖上的景象和心情,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暖日初抽宿麦芽,东风吹草绿平沙"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温暖的春日景象。"暖日" 指的是春天的阳光温暖, "初抽宿麦芽" 则形象描绘了大麦种子开始发芽的场景,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和生长的可能性。"东风吹草绿平沙" 则是描绘东风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气息,使原本单调的草地变得生机盎然,呈现出一片绿色。 "江南开老春多少,二月东昌见杏花" : 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
【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这首诗。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同时要关注注释中对重点字词的提示及赏析中给出的相关要点。“柴门细雨晓慵开”,诗人在夏日早晨,因雨而懒洋洋没有起床,于是便推开柴门,看雨景。“老子眼花今日较”,诗人说今天的眼睛花了,不如过去看得清楚了,于是起身找枸杞来泡茶。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是借物言志,抒发了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的情感。 【答案】 译文:清晨,细雨蒙蒙的天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诗作常常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注释 - 金杯绿酒荐菖阳:使用金杯盛放的绿色酒来献礼于菖(一种草药)生长的地方。 - 玉手轻调雪碗凉:形容调酒的人手法熟练地将雪白色的酒倒入酒杯中,使之凉爽。 - 犹忆旧家重午宴:回忆家中过去过端午节的情景。 - 钗头符缀凤双翔:用装饰有凤凰图案的发钗(钗头)。 译文
注释:阳光下的葵花盛开着鲜艳的花朵,却没有柳絮那样随风飘舞。睡醒后竹窗显得特别清澈,独自坐在那儿享受午时的凉爽。 赏析:本诗是一首夏日即景之作,诗人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首先,诗人以“葵花向日献红芳”开篇,将葵花比作忠诚的臣子,向太阳奉献自己的美丽和香气,表现出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接着,“不见随风柳絮狂”则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风中柳絮的无奈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