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以宁
诗中描述的是桃花盛开的景象,同时也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回忆。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第一句:溪上桃花春可怜 - 溪上桃花:指的是在清澈的溪流边绽放的桃花,这里的桃花显得格外娇嫩而美丽。 - 春可怜:表达了春天到来时自然界的美好和生机勃勃,同时也隐含了某种哀愁或留恋。这里的“可怜”可能指的是桃花虽美但转瞬即逝的命运,或者反映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怀。 第二句:赤阑桥畔忆游仙 - 赤阑桥畔
诗句: 赤壁江寒叶渐稀,黄泥坂静露斜飞。 译文:在赤壁的江边,随着寒风渐渐吹过,岸边的树叶开始稀疏。在黄泥坡上,一片寂静,只有晨露斜斜地飘落。 注释:这首诗是明朝张以宁为题李文则所画的《陆羽烹茶》图而作。"赤壁"指的是长江的赤壁山,"江寒"描绘了江边的环境。"叶渐稀"描述了树叶因寒冷而变少的景象。"黄泥坂静"描绘了黄泥坂上的宁静。"露斜飞"描绘了晨露在空中飘洒的情景。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夜过陵州 - 河堤月上水迢迢: - 夜过陵州:指的是在夜晚通过陵州的河流。 - 河堤月上水迢迢:描述的是夜晚时分,月亮高悬在河堤之上,河水显得非常遥远。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 2. 卧听陵州夜渡桥 - 肠断江南二三月: - 卧听陵州夜渡桥:在这里,“卧”可能表示诗人在夜晚休息时听到了渡河的声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棠梨,幽鸟,啼杀,野棠花。重点注意“隔”“家”等字的书写。 【答案】 棠梨香处梦扬州,曾醉春风阿那楼。 幽禽岂知人恨事
《题画二首·棠梨幽鸟》是唐代诗人王建的组诗作品。这组组诗共有三首,此为其二。 标题中的“棠梨”指的是海棠花。“幽鸟”,即指啼鸠。“一枝新雨带啼鸠”,写的是海棠花上落着新雨,带着啼鸠的声音,春寒之中,海棠树上有一只鸣叫不停的小鸟。 “唤起春寒枝上头”,写出了海棠树上春寒中鸣鸠的声音。“唤”字用得极好,它把鸣叫声拟人化了,使读者仿佛听到了鸣鸠在呼唤着什么。这个拟人化的手法运用得好,因为鸣鸠并不是人
【题解】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写李文则画中的茶,来赞美陆羽的《茶经》。全诗以“茶”为中心,通过描绘一幅茶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陆羽及其《茶经》的敬仰之情。 【注释】 ①茶经:指唐代茶叶专家陆羽所撰的《茶经》,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茶叶和茶文化的专著。 ②惠山:在江苏省无锡市西南,有著名的惠山寺和著名的惠山泉水。 ③瓷杯:用瓷制做的杯子。 ④高人:指有高深学问和高超技艺的人。 ⑤笑看江心取水
注释: 1. 白沙旧游边鲁生,凤城今识汪大雅。 释义:在白沙的时候与边鲁生有旧交,如今又认识了汪大雅。 2. 忽见此君如故人,满室清风共潇洒。 释义:突然看到这个朋友就像老朋友一样,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清风,让人感到潇洒自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边鲁生和汪大雅的深厚友谊。首句“白沙旧游边鲁生,凤城今识汪大雅。”回顾了两人在白沙时的共同经历,以及现在又重新相认的情景
【注释】 李文则:名不详,唐代诗人。此诗是题画诗。 四首:指陆羽的《茶经》。 五柳:即东晋陶渊明的居所。 黄菊:即菊花。 南山:指庐山。 白衣人:指陆羽。 黄花:指山中野菊。 先生:指陆羽。 述酒:指品茶。 赏析: 这是一首题李文则画(即题画《茶经》)的七绝。诗前有小序,说明作诗的缘由:当时李文则的“四篇《茶经》”,作者没有来得及仔细读,就写了这首诗。 首句开门见山,写五柳门前秋叶飘零衰败
【题李文则画四首·陆羽烹茶】 兰亭佳处忆曾过,已较前人感慨多。 修竹茂林今在否,画中一看意如何。 译文: 在兰亭的美好地方曾经去过,已经比从前的人感慨的更多了。 如今是否还有修长的竹子和茂盛的树林,在画中一看能表达出什么意境来? 注释: 1. 兰亭:指东晋王羲之等41位文人雅集的兰亭。 2. 已较前人感慨多:与以前的人的感想不同。 3. 修竹茂林:形容景色美好。 赏析:
【注释】 1.书所见:诗题,表明是一首描写秋景的七绝,写于作者客居他乡之时。 2.浦外青山浪作堆:浦外,水边。青山,指江边的山。浪作堆,像小山一样堆积着。 3.淡云将雨送秋来:淡云,指薄雾。将雨,好像要下雨的样子。秋来,秋天到来。 4.荻(dí)岸:芦苇岸边。 5.西风里:西风中。 6.闲爱野花无数开:闲,悠闲。爱,喜爱。无数,许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江南水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