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桃花春可怜,赤栏桥畔忆游仙。
若为饱吃胡麻饭,看到三千结实年。

诗中描述的是桃花盛开的景象,同时也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回忆。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第一句:溪上桃花春可怜

  • 溪上桃花:指的是在清澈的溪流边绽放的桃花,这里的桃花显得格外娇嫩而美丽。
  • 春可怜:表达了春天到来时自然界的美好和生机勃勃,同时也隐含了某种哀愁或留恋。这里的“可怜”可能指的是桃花虽美但转瞬即逝的命运,或者反映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怀。

第二句:赤阑桥畔忆游仙

  • 赤阑桥畔:赤栏桥是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以红色栏杆为特色,通常建于桥梁之上,增加了建筑的美观性和实用性。此句中的“赤阑桥畔”描绘了一幅古风盎然的画面,让人联想到古人赏花吟咏时的优雅场景。
  • 忆游仙:这里“游仙”是指追求高远、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诗人回忆起自己在这座桥上与朋友们游玩赏花的情景,那时的心情应该是欢快而自由,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句:若为饱吃胡麻饭

  • 饱吃胡麻饭:胡麻,即芝麻,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一种粮食作物。这句诗意味着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之余,诗人也渴望能够填饱肚子,享受美食。这里的“饱吃”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吃,更包含了一种满足和幸福的感觉。

第四句:看到三千结实年

  • 看到三千结实年:这里的“三千”可能指的是时间长久,而“结实年”则暗示了丰收、硕果累累的意思。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诗人看到桃花盛开后,联想到了丰收的季节,或是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收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信心。

结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这首诗通过对桃花美景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短暂。同时,通过回忆过去的游仙之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对丰收的憧憬,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

张以宁的《题桃花图》不仅描绘了桃花的美丽景色,更通过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光和理想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对于欣赏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不仅值得细细品味,还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美学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