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葵
偶过山寺访支公,千树松涛落午舂。 露草未凋沿涧碧,霜枫新染隔林红。 香烟袅袅来翔鹤,钵水清清隐伏龙。 诗兴有馀尊酒尽,强挥归袂入城中。 注释: 偶过山寺访支公:偶然路过一座山寺,拜访了支遁。 千树松涛落午舂:千株松树的涛声落在中午时分。 露草未凋沿涧碧:露水还未干透的草地沿着小溪显得碧绿。 霜枫新染隔林红:被霜打过的枫叶在树林中染上了红色。 香烟袅袅来翔鹤:袅袅升起的烟雾伴随着飞翔的鹤。
注释: 1. 万个琅玕一径幽,禅房清绝四时秋。 万颗琅玕(luán gān):指石上的青苔。 径幽:小路深邃幽静。 禅房:寺庙里的僧舍。 清绝:清静得无以复加。 译文:石上布满了青苔的小路深邃幽静,禅房中一片宁静,四季如春。 赏析:此诗描绘了昭觉寺的宁静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 2. 聊从石上三生话,偶作尘中半日游。 聊天:闲谈。 三生:佛教用语,指前世、今生、来世。 尘中
【注释】: 忆归四首:指《忆归》这首诗的四首诗。 到处鱼羹饭有无,暮年何必苦贪图。 人间白日排羁客,江上青山爱腐儒。 沙蟹剥螯充骨董,海螺蘸甲泛屠苏。 凭君细看蜗牛角,只为升高就壁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回忆年轻时的志向和生活,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全诗如下: 忆归四首 到处鱼羹饭有无,暮年何必苦贪图。 人间白日排羁客,江上青山爱腐儒。 沙蟹剥螯充骨董,海螺蘸甲泛屠苏
诗的逐句释义 寄娄元善正郎娄江西上饶人时家居修鹅湖书院予在江西日曾请为白鹿书院山长二首 注释: - 寄:写给某人的信。 - 娄元善正郎:指娄氏家族中的一员,担任官位,正郎通常指地方官职中的从七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官员。 - 江西上饶人:指的是娄元善出生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一带。 - 时家居修鹅湖书院:表示在某个时间点,娄元善在家中修复和扩建了鹅湖书院,这是一处重要的文化教育设施。 -
寄娄元善正郎娄江西上饶人时家居修鹅湖书院予在江西日曾请为白鹿书院山长二首 得归不归公笑谁,巴西羁客鬓毛衰。文章谫谫曾何补,原委深深竟未窥。 五万买鞭缘外饰,再三求筮为中疑。行藏地僻无龟鉴,长忆庐山剪烛时。 注释: 1. 得归不归:意为得到回家的机会却不回去。 2. 公笑谁:意指别人都在嘲笑我。 3. 巴西羁客:指在外地做官的官员。 4. 鬓毛衰:指头发已经变白。 5. 文章谫谫
注释: 乙丑年春日,我想起郊外游览的事情没有能够实现,便开玩笑地写下了一首诗。 远郊原野的烟雾缭绕,烟雨散去,无边的风景触目生情,让我不禁吟诵起来。 想要扶着苍玉离开城市,更想散开黄金买酒游玩。 春天的大部分地区气候都好,物华多在城郭以南。 锦城只有一小块地方未曾去过,更何况瑶池和十洲呢? 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天游兴未遂的诗。首句“远近郊原烟雨收”描绘出一幅郊原雨后景色图,烟雨渐收,万物复苏
诗句解析 1 纷纷上客半焦头:描述了众多宾客(上客)在某种情况下陷入了困境,形容他们因为某些原因而感到苦恼或压力。"纷纭"表示情况的复杂性。 2. 何事渔翁守直钩:这里的“渔翁”指的是那些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的人。他们像渔夫一样,守着自己认为正确的原则,不为外界诱惑所动摇。 3. 旗鼓尽归蜗角氏:这里用“旗鼓”比喻事物或力量,而“蜗角氏”可能指的是蜗角上的一点空间
诗句释义: 秋兴二首 浮云漠漠蔼苍冥,风劲郊原草木零。 苜蓿影寒千里瘦,梧桐枝老九苞鸣。 注释解释: - 浮云漠漠:形容天空中云层密布。 - 苍冥:指苍茫的宇宙或无边的天空。 - 风劲郊原:指的是强劲的秋风使得郊野的原野上草木凋零。 - 苜蓿:一种植物,常用于饲料。 - 影寒:影子显得寒冷。 - 千里瘦:形容距离遥远,草木因秋风而显得更加稀疏和瘦弱。 - 梧桐枝老九苞鸣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时,需要结合具体诗句理解。“诗礼遗芳愧孔庭”,意思是惭愧于孔子门下的诗书传家,因为自己没有继承孔子的志趣而感到羞愧。“一缄封罢更叮咛”,意思是书信已经写完,嘱咐再三。“读书要与古人等”,意思是读书要像古时人一样勤奋。“治产须教世业兴”,意思是治理产业一定要让事业兴旺发达。“穷达固应生禀定”,意思是贫和富,穷和富都是命中注定的。“智能还自敏求成”
【注释】 1. 漫兴:随意写诗。 2. 闲名闲利不须贪:指名利地位并不需要过分的贪婪。 3. 一酣:指畅饮一场。 4. 幸际:有幸遇到。 5. 明时:指清明的政治时代,也指明智的君主。宽酒禁:放宽了喝酒的限制。 6. 偷闲:指利用闲暇时间。 7. 清谈:清雅的谈话,即闲谈。 8. 花枝:比喻美人的姿色。 9. 萍梗:浮萍和枯枝,泛指漂泊不定的事物。 10. 瓮茧:形容人衰老。 11. 定谁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