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上客半焦头,何事渔翁守直钩。
旗鼓尽归蜗角氏,皮毛须信棘端猴。
惊闻古有嗟来食,少见人从得处忧。
若悟浮生如一梦,三公争换醉乡侯。

诗句解析

1 纷纷上客半焦头:描述了众多宾客(上客)在某种情况下陷入了困境,形容他们因为某些原因而感到苦恼或压力。”纷纭”表示情况的复杂性。

  1. 何事渔翁守直钩:这里的“渔翁”指的是那些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的人。他们像渔夫一样,守着自己认为正确的原则,不为外界诱惑所动摇。
  2. 旗鼓尽归蜗角氏:这里用“旗鼓”比喻事物或力量,而“蜗角氏”可能指的是蜗角上的一点空间,比喻极其微小的地方或微不足道的力量。
  3. 皮毛须信棘端猴:棘端猴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那些只关注表面现象而不深入探究的人。棘端的猴子因为只看到树皮而看不见树上的果实,用来比喻那些只满足于表面的聪明人。
  4. 惊闻古有嗟来食:这是一个典故,出自《庄子·让王》:“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幼敏求知识,壮敏行已而力不至焉,如此者五,所以不慕世以自待者也。’”意指历史上曾有帝王请人吃饭以示恩惠,但那人拒绝了。这个典故在这里可能是在讽刺有些人为了名利而放弃原则。
  5. 少见人从得处忧: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观点,即人们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因此不必为这些烦恼所困扰。
  6. 若悟浮生如一梦:这句表达了人生短暂,如同一场梦的观点。”悟”字在这里意味着理解或领会。
  7. 三公争换醉乡侯:这里的“三公”指的是古代的高级官员,而“醉乡侯”可能是指一个不受世俗干扰、过着逍遥自在生活的隐士形象。诗人用“争”字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译文及赏析

感事漫书

许多宾客陷入了困境,就像渔翁守着直钩一样坚持原则。
旗鼓都归于微小之地,那些只看到表面的人就像棘端猴子那样。
听闻古人有嗟来之食,我们不必为名利所累。
如果理解了生命的短暂,就像一场梦,那么何必在乎权势的得失呢?
那些曾经争夺高位的人现在都在追求隐居的生活,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