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葵
【注释】 山公:指谢安,曾任会稽内史,后迁任吴郡,时称山公。《晋书》说他“清赏游宴,常以玄酒相命,乐令之徒,莫不献替赋诗”。新上荐贤章:指谢安的《荐贤论》,这是一篇奏疏。明日长江一苇航:指谢道韫的《咏雪联句》,其中有“未若柳絮因风起”,后来人们用“江上一苇航”来比喻才思敏捷。棘部拜衔星彩炫:指谢安在任吴国将军时的政绩。《世说新语·政事》载:“谢安年少时尝与诸从弟闲谈……安遂命驾出户
【解析】 本首诗为诗人病后闲居时写给陈学之地曹的书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陈学之地曹的思念之情。 (1)“漫书答陈学之地曹二首”,第一句“病来寻药忆丹砂”是诗人因病在床而写下此信。“病来”表明了诗人因疾病而无法外出,只能在病榻上作此信。“寻药”是说自己在找可以治病的草药。“忆丹砂”是说诗人想起了丹砂这种药物,丹砂是一种可以治百病的良药。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刘克庄,题目为谒白鹿书院。这首诗是作者对书院的敬仰之情,表达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博约分明百世师,白头今日拜公祠。 - “博约分明”指的是学识丰富,道理明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书院的教育理念的认同。“百世师”意味着这种教育理念将影响后世无数的人。“白头今日”则是指作者已经年过半百,但他仍然坚持学习
挽方伯东莞祁公至和 东风不入紫微堂,肮脏怜公老一方。 信有芳馨同蕙茝,绝无瑕类上圭璋。 燕王台下新知少,箕子祠前旧德香。 闻说使旌曾到处,一般春雨长甘棠。 注释: 1. 挽方伯东莞祁公至和 2. 东风不入紫微堂,肮脏怜公老一方。 3. 信有芳馨同蕙茝,绝无瑕类上圭璋。 4. 燕王台下新知少,箕子祠前旧德香。 5. 闻说使旌曾到处,一般春雨长甘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悼念方伯、名臣
诗句: 人负黄花花负人,七番重九异乡身。 果然勋望留青史,肯爱江湖采白蘋。 译文: 在抚州道中行走时,我看到人们扛着金黄色的菊花,而那些菊花又仿佛是人们的叹息和悲伤。在这特别的重阳节,我身处他乡,倍感思乡之情。然而,我明白自己的功勋和声望将永远留在历史中,而我不会去追求那些世俗的名利。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抚州道中对人生、历史以及功名的看法。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现状
《漫书二首》是司空图的作品。诗中,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领悟。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剩欲逢花折:形容诗人渴望欣赏花朵之美,但无奈天气恶劣,只得忍受雨打。 - 判须冒雨频:表示必须冒着风雨去观赏或体验,强调了行动的必要性。 2. 译文: - 想要见到盛开的花朵,却不得不面对连绵不断的雨水。 - 在晴朗的日子里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同僚黄子敬编修的哀悼之情。 以下是这首古诗的逐句释义: 1. 东风联辔杏花旁:东风拂过,杏花微开,两人共骑马前行,这画面洋溢着诗意和友情。 2. 几载金兰道谊长:多年的友谊如同兄弟一般深厚。 3. 共拟人龙终作瑞:众人共同期盼人龙(比喻贤者或能臣)最终能带来吉祥。 4. 宁知玉树不禁霜:却不知这样的美好事物也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蚀。 5. 生刍万里怀封鬣
【诗句释义】 薏苡秋深叶未枯,泬寥天远鹤声孤。 楼高倚树看星斗,窗静收书据槁梧。 市虎谁应排众口,豚鱼我尚愧中孚。 莫言叔向元无智,不拜殷勤乐大夫。 【译文】 薏苡秋天深,树叶尚未枯萎,空旷的天空下,只有孤独的鹤叫声。 高楼耸立,倚着树木观看星河和星座,安静的房间内,我翻阅书籍,坐在枯萎的梧桐树上。 市场上有谁能够排除众口,指责那些小人,像猪一样的蠢人我仍然感到惭愧,没有做到诚信。
诗句解析 1 天南狼猎夜星高:描述李元善大参(即李元善,一位杰出的官员)在南方进行一次夜间的狩猎活动。这里的“天南”暗指他的官位或地域位于南方。 2. 屏翰真宜托俊髦:“屏翰真宜”可能指的是用屏风来遮挡或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俊髦”则形容李元善年轻有为。这句话表达的是对他才能和潜力的赞赏。 3. 时世可忧应学范:这里提到的是范仲淹,一个著名的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以他的清廉和正直而闻名
【注释】 黄子敬:作者的朋友。编修:官职名。 气凌山岳有馀辉,欲竭经纶补舜衣。 云锦发残天地隐,阳秋评尽古今非。英贤有道曾何究,造化无情不憗遗。静对襜褕怀旧德,月寒风冷几歔欷。 【赏析】 《挽同年黄子敬编修二首》,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在同僚逝世后,悲痛不已,遂写下两首悼念的诗作来寄托自己的哀思。 其一 首联“气凌山岳有馀辉,欲竭经纶补舜衣”,意思是说,你生前的气魄如山岳般巍峨